減竈之計

成語拼音

jiǎn zào zhī jì

減竈之計成語解釋

在戰爭中隱瞞自己軍隊的實力來麻痹敵人

典故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入魏地爲十萬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三萬竈。”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韓國受到魏國的攻擊向齊國求救,齊王派田忌爲大將,孫臏爲軍師率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魏軍主帥龐涓急忙撤軍救援。孫臏得知師兄龐涓撤軍,就建議田忌採用減竈計來麻痹魏軍。龐涓狂妄自大而輕敵,進入孫臏的包圍圈被逼自殺。

成語造句

作戰時,他巧用減竈之計,成功迷惑了敵人,使其放鬆了警惕。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軍事策略顯得尤爲重要。 魏國和齊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魏國派出了大將龐涓率領大軍出征,而齊國則由孫臏指揮軍隊迎敵。 龐涓自恃勇武且有智謀,一開始連連取勝,齊國軍隊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不斷後退。龐涓見狀,越發驕傲輕敵,率領魏軍緊追不捨。 孫臏仔細分析了局勢,他深知龐涓的性格弱點。於是,孫臏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在撤退的過程中,他命令士兵第一天挖十萬人做飯用的竈,第二天減爲五萬個,第三天則減少到三萬個。 龐涓一路追擊,看到齊軍留下的竈越來越少,心中大喜。他以爲齊軍士兵大量逃亡,兵力大大減少,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加速追擊。 他的部下有人提醒他說:“將軍,這會不會是齊軍的計謀呢?”但龐涓根本聽不進去,他滿腦子都是即將到來的勝利。 而孫臏早已在馬陵道這個地方設下了埋伏。這裏地勢險要,是個絕佳的伏擊地點。當龐涓率領魏軍追到這裏時,夜幕已經降臨。 齊軍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亂。龐涓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孫臏的“減竈之計”,但此時已經太晚了。魏軍在齊軍的猛烈攻擊下傷亡慘重,龐涓自己也陷入了絕境。 最後,龐涓悔恨不已,拔劍自刎。而齊國軍隊則憑藉孫臏的智慧取得了這場戰役的重大勝利。 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孫臏的卓越軍事智慧和對敵人心理的精準把握。他巧妙地利用“減竈之計”,成功地迷惑了龐涓,讓敵人陷入了自己設下的陷阱。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兵者,詭道也。”在戰爭中,靈活運用各種策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能取得勝利。而龐涓的自大和輕敵,也讓他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減竈之計”也因此成爲了軍事史上一個經典的策略案例,被後人所銘記和借鑑。

減竈之計-成語圖片

減竈之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