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薄停澆
成語拼音
- jī bó tíng jiāo
激薄停澆成語解釋
- 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會風氣。
典故出處
- 《梁書·明山賓傳》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我們應當倡導文明新風,摒棄不良習俗,以達到激薄停澆的效果,讓社會風氣更加清正和諧。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
這個國家的官場腐敗,一些官員們貪婪無度,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叫李明。他自幼飽讀詩書,心懷正義。看到國家的現狀,他痛心疾首,決心要爲改變這一局面而努力。
李明開始四處奔走,呼籲官員們能夠廉潔奉公,關心百姓。然而,他的聲音在當時的混亂中顯得如此微弱。那些貪婪的官員們根本不把他的話當回事,甚至對他進行打壓和迫害。
但是李明並沒有放棄,他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他不斷地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爲了國家的未來而奮鬥。
有一天,李明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聽了他的遭遇和理想後,對他說:“你這樣孤身奮鬥,力量太過單薄。要想改變這個國家,必須喚起更多人的良知和勇氣。”李明深受啓發,開始更加努力地宣傳自己的理念。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被李明的精神所感動,他們紛紛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抗那些腐敗的官員。
終於,在衆人的努力下,國家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一些官員受到了觸動,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逐漸收斂了貪婪的行徑。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有了改善。
李明的堅持和努力就像一股清泉,雖然起初只是涓涓細流,但最終匯聚成了強大的力量,沖淡了官場的污濁和腐敗。他的行爲正可謂是“激薄停澆”,用自己的力量去激發人們的良知,阻止不良風氣的蔓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面對再艱難的環境和強大的阻力,只要我們心懷正義,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帶來改變。就像李明一樣,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喚醒他人,共同爲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奮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那股激濁揚清的力量,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激薄停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