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
成語拼音
- jūn zǐ bù qì
君子不器成語解釋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種器皿。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
典故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爲政》:“子曰:‘君子不器。’”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貢原是衛國的商人,姓端木名賜,他因爲有錢,經常穿華麗的服飾,孔子看不慣他的新潮,說他爲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問孔子自己是什麼器,孔子隨意說是瑚璉之器。子貢更加飄飄然,不知孔子在說他內心空虛。
成語造句
- 一個人應該追求全面發展,而不能故步自封,要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年輕人叫孔丘。他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充滿了無盡的渴望。
孔丘十分熱衷於學習各種技藝和學問,無論是禮儀、音樂、射箭還是駕車,他都努力鑽研,力求做到最好。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學識日益淵博,名聲也漸漸傳開。
當時,很多人都專注於某一項特定的技能或職業,將自己侷限在一個固定的領域中。然而,孔丘卻有着不同的見解。他認爲,真正的君子不應僅僅侷限於成爲某一種特定的“器”,也就是工具或專門人才。君子應該具備廣泛的知識和素養,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情況和挑戰。
有一次,孔丘的一位朋友前來拜訪他,看到他正在研究音律,便好奇地問道:“你已經在這麼多領域有所涉獵了,爲何還要花費時間研究音律呢?”孔丘微笑着回答:“吾追求的並非僅僅是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而是要成爲一個全面發展的君子。君子不器,不能被固定的模式和角色所束縛,應博學廣知,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人生的各種境遇。”
在他的教導下,他的弟子們也深受這種理念的影響。他們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技能,不滿足於僅僅成爲某一方面的專才。
孔丘一生都在踐行着“君子不器”的理念。他遊歷各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和學說。儘管遇到了諸多困難和挫折,但他始終保持着堅定的信念和廣闊的視野。
他的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的許多學者和仁人志士都以他爲榜樣,追求全面的發展和高尚的品德。“君子不器”這個理念也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激勵着無數人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和完美。
在歷史的長河中,“君子不器”的故事被不斷傳頌,它提醒着人們不要給自己設限,要勇於探索和嘗試不同的領域,以成爲一個真正有內涵、有智慧、有擔當的君子。這一成語所蘊含的智慧,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指引着人們在追求真理和美好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君子不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