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問之學

成語拼音

jì wèn zhī xué

記問之學成語解釋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典故出處

《禮記·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滿足於記問之學,而應深入思考、舉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見解和體系。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明。李明十分勤奮好學,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書籍,積累知識。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確實記住了許多知識,對於別人提出的問題,他往往能夠憑藉着記憶快速地給出答案。然而,他漸漸陷入了一種只注重記憶和回答問題的狀態,而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有一次,村裏的人們在討論一些關於歷史事件的問題。李明立刻憑藉着他的記問之學,滔滔不絕地講述着各種歷史細節和相關的記載。大家一開始都對他的博學感到欽佩,紛紛稱讚他。但當有人提出一些深入的疑問,希望他能進一步分析和解釋這些歷史事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時,李明卻變得啞口無言,不知如何作答。 這時,村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走了過來。他聽完大家的討論後,語重心長地對李明說:“孩子,你雖然擁有豐富的知識,但這只是記問之學。真正的學問不僅僅是記住那些表面的東西,更要去思考、去探究,理解知識的本質和內涵。就如同《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教導弟子們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記憶,而要學會融會貫通。” 李明聽了老人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過於依賴記憶,而忽略了對知識的深入挖掘。從那以後,李明開始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他不再僅僅滿足於記住知識,而是努力去思考每一個知識點背後的意義和價值。 他開始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遇到問題時,他不再急於給出答案,而是認真思考,尋找最合理的解釋。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的學問變得更加紮實和深刻。 人們再次討論問題時,李明不再只是簡單地回答,而是能夠深入地分析和闡述,他的見解讓大家都刮目相看。大家紛紛感嘆,李明終於從記問之學中走了出來,真正成爲了一個有深度、有內涵的學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記問之學雖然能夠讓我們積累一定的知識,但要想真正成爲有智慧的人,我們必須學會思考、學會探究,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領略到學問的真正魅力。

記問之學-成語圖片

記問之學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