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以辭色
成語拼音
- jiǎ yǐ cí sè
假以辭色成語解釋
- 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
典故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叫他傳了那廚子來當一次差,我們在旁邊假以辭色,逐細盤問他,怕問不出來?”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應該以友善和包容的態度對待他人,而非總是疾言厲色,要懂得假以辭色,這樣才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年輕的臣子名叫李明。他初入仕途,滿懷壯志,一心想要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
當時的朝堂局勢頗爲複雜,各方勢力明爭暗鬥。李明秉持着公正之心,直言不諱地向皇帝進諫,提出了許多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建議。然而,他的這種行爲卻引起了一些權臣的不滿,他們覺得李明太過張揚,不懂得在官場中周旋。
有一次,李明在朝堂上再次大膽地指出了一項政策的弊端,這讓其中一位權臣十分惱火。這位權臣決定要給李明一點顏色看看,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裏,他總是處處刁難李明,對他沒有好臉色。
李明深知自己得罪了權臣,但他並不畏懼,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他繼續努力工作,試圖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一些不良的局面。
可是,權臣的刁難越來越過分。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上,李明提出了一個極具建設性的方案,本應得到重視和討論。但那位權臣卻故意歪曲他的意思,對他冷嘲熱諷,絲毫不給他解釋的機會。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明感到十分委屈和無奈。他不明白自己一心爲國,爲何會遭到如此對待。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知道自己不能被這些困難打倒。
在之後的日子裏,李明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廣泛閱讀典籍,借鑑歷史上那些忠臣義士的經驗和智慧。他從史書中學到了許多古代名臣面對困境時不屈不撓的精神,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漸漸地,李明的才華和努力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和讚賞。皇帝也開始注意到他,對他的表現給予了肯定。儘管那位權臣依然對他假以辭色,但李明已經不再在意他的態度。他明白,只要自己堅持正道,爲國家和百姓盡心盡力,終究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的努力終於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國家在他的建議下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變得更加繁榮富強。而那位曾經對他假以辭色的權臣,也因爲自己的種種惡行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李明的故事成爲了朝堂上的一段佳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擔當。他的經歷也告訴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假以辭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