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成語拼音

jū ān sī wēi

居安思危成語解釋

居: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裏,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典故出處

《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成語典故

宋、齊等國聯合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於是請晉國做中間人,希望宋、齊等國家能夠取消攻打的念頭。其他國家因爲害怕強大的晉國,並不想得罪晉國,於是紛紛決定退兵。爲了答謝晉國,於是鄭國國君就派人獻給晉國許多美女與貴重的珠寶作爲賀禮。收到這份禮物之後,晉悼公十分高興,就將一半的美女賞給這件事的大功臣魏絳。沒想到正直的魏絳一口拒絕,並且勸晉悼公說:“現在晉國雖然很強大,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大意,因爲人在安全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這樣纔會先做準備,以避免失敗和災禍的發生。”晉悼公聽完魏絳的話之後,知道他時時刻刻都牽掛國家與百姓的安危,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成語造句

我們不能總是安於現狀,而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斷努力提升自己,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朝代的興衰更替,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這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王和大臣們沉醉於眼前的太平盛世,逐漸放鬆了警惕,開始沉迷於享樂之中。 然而,有一位睿智的大臣卻看出了潛在的危機。他多次向國王進諫,提醒國王要居安思危,不能因爲現在的安逸而忘記了可能面臨的危險。他引用歷史上許多國家因爲驕傲自滿、疏於防範而最終走向衰落的例子,希望國王能夠重視起來。 可是國王卻不以爲然,認爲大臣是在危言聳聽。他覺得自己的國家如此強大,怎麼可能會有危險呢?於是繼續過着奢靡的生活,對國家的治理也漸漸懈怠。 隨着時間的推移,周邊的一些國家開始崛起,他們對這個繁榮的國家虎視眈眈。終於,在一次疏忽中,國家的邊防出現了漏洞,敵人趁機發動了攻擊。由於長期的鬆懈,軍隊的戰鬥力大不如前,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 百姓們遭受戰火的洗禮,生活變得困苦不堪。國王這才如夢初醒,後悔不已。他想起了大臣曾經的勸諫,可惜已經太晚了。 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那位大臣再次挺身而出。他組織起百姓和殘餘的軍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在艱苦的戰鬥中,大臣不斷激勵着大家,提醒他們只有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才能保衛自己的家園。 最終,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戰鬥,他們成功擊退了敵人,國家得以倖存。從那以後,國王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過錯,重新重視起國家的治理。他和大臣們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強了國防建設,注重培養人才,鼓勵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這個國家逐漸從危機中恢復過來,並且變得更加繁榮強大。國王也明白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他時常以自己的經歷告誡後人,不能忘記曾經的教訓,要時刻保持警醒,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居安思危的道理始終熠熠生輝。它提醒着我們,即使在最順利的時候,也不能放鬆對潛在危險的警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立足,不斷前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居安思危-成語圖片

居安思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