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人之困

成語拼音

jí rén zhī kùn

急人之困成語解釋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典故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爲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爲能急人之困。”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秦昭王率兵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威脅其他諸侯不能援趙。魏王派晉鄙率軍10萬駐守邊境,趙國平原君趙勝向妻弟信陵君公子無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從魏王那裏偷取兵符,假託魏王的命令奪取兵權,出兵解了趙國之圍。

成語造句

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挺身而出,儘自己所能去急人之困。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國內局勢動盪不安。百姓們生活困苦,時常面臨各種危機和困境。 在這個國家的一個小鎮上,住着一位名叫張義的年輕人。張義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總是想盡辦法去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們。 有一次,小鎮上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許多百姓都面臨着飢餓的威脅。張義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他決定要爲大家做些什麼。於是,他四處奔走,尋找解決辦法。他不辭辛勞地前往其他地方採購糧食,然後帶回小鎮分發給那些飢餓的人們。 在這個過程中,張義遇到了一位富商。富商原本是路過小鎮,但他的馬車在途中損壞了,貨物也散落一地。張義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幫助富商收拾貨物,還幫忙修理馬車。富商對張義的善良和熱心非常感激,當他得知張義正在爲小鎮百姓的生計奔波時,便慷慨地捐贈了一大筆糧食和錢財。 有了富商的幫助,小鎮上的百姓們終於度過了難關。張義的善舉也傳遍了整個國家,人們都對他敬佩不已。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又遭遇了一場戰爭。許多士兵在戰場上受傷,生命垂危。張義得知後,再次挺身而出。他組織了一些志願者,一起前往戰場,救助那些受傷的士兵。他們不顧危險,在炮火中穿梭,爲士兵們包紮傷口,提供食物和水。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張義的行爲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給那些受傷的士兵帶來了希望和溫暖。他的舉動也感染了更多的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救助的隊伍中來。 就這樣,張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急人之困。他不圖回報,只希望能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着,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張義這樣急人之困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善良和愛心,溫暖着這個世界,讓人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那些俠義之士,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爲了正義和善良不惜付出一切。急人之困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應該時刻保持着這樣的品質,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用我們的愛心和善良去幫助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急人之困-成語圖片

急人之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