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
成語拼音
- jīn guó yīng xióng
巾幗英雄成語解釋
-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髮飾,後借指婦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典故出處
- 清·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
成語典故
- 在三國紛爭的時代,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魏國。魏軍統領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於渭南。由於看到諸葛亮遠道而來,利於急戰,所以司馬懿採取了相持戰術。蜀軍多次挑戰,屢次辱罵,司馬懿都不肯出戰。諸葛亮深知,如果這樣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爲不利的,故而發動強攻。可是無奈北魏軍深溝高壘,很難取勝,可是諸葛亮又怎能甘心退兵?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派人大張旗鼓地前往魏營給司馬懿送了一份“厚禮”——一大堆婦女用的頭巾和髮飾(釵、環、及脂粉等),還寫了一封信,說司馬懿太膽小了,一個大英雄,掌握那麼多兵將,竟然不敢前來應戰。如果他領兵出戰,就是男子漢、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戰,乾脆就用婦女的頭巾包上頭(看到這裏你會理解最初巾幗英雄是什麼意思了吧),再用脂粉化妝吧!以此來譏諷證明他這個所謂的英雄只是個一般婦女而已,這是激將法。而司馬懿雖然非常生氣,卻依然沒有中計。
成語造句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女性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她們堪稱巾幗英雄,比如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女子名叫花木蘭。她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期,國家經常遭受外敵的侵擾。
花木蘭的父親曾經是一名英勇的戰士,但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已大不如前。一天,朝廷發佈了徵兵令,要求每戶人家必須派出一名男子參軍。木蘭看到父親憂愁的面容,心中十分不忍,她深知父親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承受戰場上的艱辛。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木蘭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要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去從軍。她悄悄準備好了行裝,剪掉了自己的長髮,換上了男裝,毅然踏上了征程。
在軍隊中,木蘭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頑強毅力,很快就適應了艱苦的生活。她和其他士兵一起訓練,一起戰鬥,從不因爲自己是女子而退縮。她奮勇殺敵,表現得無比英勇,多次立下赫赫戰功。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敵軍如潮水般涌來,木蘭所在的部隊陷入了絕境。但木蘭毫不畏懼,她帶領着士兵們奮勇抵抗,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在她的鼓舞下,士兵們士氣大振,最終成功地擊退了敵軍。
經過多年的征戰,戰爭終於結束了。木蘭帶着榮譽回到了家鄉。當她換上女裝,出現在家人和鄉親們面前時,大家都驚呆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戰士竟然是一個女子。
花木蘭的事蹟很快傳遍了整個國家,人們對她的勇敢和堅韌讚歎不已。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女子也可以像男子一樣,爲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她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被後世傳頌不衰。正如《後漢書·列女傳》中所記載的許多女子一樣,她們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但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花木蘭正是這些巾幗英雄中的傑出代表,她的精神激勵着無數人勇往直前,不畏艱難險阻。
巾幗英雄-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