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弦之鳥

成語拼音

jīng xián zhī niǎo

驚弦之鳥成語解釋

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同“驚弓之鳥”。

典故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絃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成語典故

從前精通射箭的更贏和魏王談論箭術,剛好一隻大雁由東向西飛過,更贏拉弓便射,可惜虛發一箭,誰知大雁應聲落地。魏王不解,更贏說:“這隻受傷的大雁離了羣,飛得低,聽到弓弦響,嚇得不知道怎麼辦,一用力傷口破裂而掉地。”。

成語造句

敵人在我軍的猛烈攻擊下,如同驚弦之鳥,四處逃竄。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經常遭受鄰國的侵擾。由於長期處於戰亂之中,這個國家的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士兵們也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有一次,這個國家的邊境又遭到了敵軍的大規模進攻。國王緊急召集將領和士兵們準備迎戰。在出徵前的夜晚,士兵們都在緊張地準備着,氣氛異常凝重。 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士兵,他雖然勇敢但經驗不足。在緊張的氛圍下,他的神經繃得緊緊的。深夜裏,一隻貓頭鷹突然從樹林中飛出,翅膀撲騰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這位年輕的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渾身一抖,手中的武器差點掉落。他的心跳瞬間加速,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第二天,兩軍交戰,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這位年輕士兵在激烈的戰鬥中,始終無法擺脫昨夜那隻貓頭鷹帶給他的恐懼。每當有風吹草動,或是有稍微異常的聲音,他都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甚至出現誤判。原本他有着不錯的身手,但因爲內心的恐懼和過度緊張,他在戰鬥中的表現大打折扣。 這場戰役結束後,雖然國家取得了勝利,但這位年輕士兵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意識到自己在戰場上的表現就如同一隻驚弦之鳥,一點小小的動靜就能讓他驚慌失措。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心態,決定努力克服這種恐懼。 在之後的日子裏,他通過不斷地訓練和自我調整,逐漸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他明白,在戰爭中保持冷靜和鎮定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情況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動。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又經歷了多次戰爭。而這位曾經的驚弦之鳥般的年輕士兵,已經成長爲一名優秀的戰士。他不再輕易被外界的干擾所影響,能夠沉着冷靜地應對戰場上的各種挑戰。他的經歷也讓他深知,恐懼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勇氣去面對和克服它。 就如同歷史上許多經歷過磨難和挑戰的人一樣,他們在困境中不斷成長和進步。驚弦之鳥的故事也提醒着我們,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讓我們緊張和害怕的事情,但我們不能被這種情緒所左右,而是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以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不確定性。

驚弦之鳥-成語圖片

驚弦之鳥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