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

成語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驚弓之鳥成語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典故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鑑傳》:“黷武之衆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成語典故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見遠處有一隻大雁飛來。他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虛拉弓弦,就可以讓那隻飛鳥跌落下來。”  魏王聽了,聳肩一笑:“ 你的射箭技術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說:“能。”不一會兒,那隻大雁飛到了頭頂上空。只見更羸拉弓扣弦,隨着嘣地一聲弦響,只見大雁先是向高處猛地一竄,隨後在空中無力地撲打幾下,便一頭栽落下來。  魏王驚奇得半天合不攏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術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說:“不是我的箭術高超,而是因爲這隻大雁身有隱傷。”魏王更奇怪了:“大雁遠在天邊,你怎麼會知道它有隱傷呢?”更羸說:“這隻大雁飛得很慢,鳴聲悲涼。根據我的經驗,飛得慢,是因爲它體內有傷;鳴聲悲,是因爲它長久失羣。這隻孤雁瘡傷未愈,驚魂不定,所以一聽見尖利的弓弦響聲便驚逃高飛。由於急拍雙翅,用力過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

成語造句

一隻受傷的大雁從天空飛過,聽到弓弦聲響,馬上就像驚弓之鳥一樣驚慌逃竄。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場上,有一位名叫更羸的神射手,他的射箭技藝可謂是出神入化。 有一次,更羸陪同魏王外出遊玩。他們站在高高的城樓上,遙望着遠方的天空。忽然,一羣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從他們頭頂飛過。魏王看到這一幕,興致勃勃地對更羸說:“你看那大雁飛得如此整齊,你能否用箭把其中一隻射下來呢?”更羸自信地笑了笑,回答道:“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就能讓一隻大雁掉下來。”魏王聽了,十分驚訝,懷疑地看着更羸。 只見更羸舉起弓,瞄準那隊大雁,然後拉了一下空弦。“嘣”的一聲,那隻排在最後的大雁突然就從空中直直地掉落下來。魏王見狀,驚愕不已,連忙問道:“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做到的?”更羸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大王,您看這隻大雁飛得緩慢,叫聲悲哀,根據我的經驗,它肯定是受過箭傷,傷口還未痊癒。當它聽到弓弦的響聲時,就會以爲又有箭要射來,它心中害怕,拼命想往高處飛,結果傷口裂開,就掉了下來。”魏王聽後,對更羸的精湛技藝和敏銳觀察力讚歎不已。 其實,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驚弓之鳥”的事例。比如在楚漢相爭時期,項羽的軍隊在垓下之戰中遭遇大敗,士氣低落。當他們聽到四面楚歌時,那些原本就疲憊不堪、心懷恐懼的士兵們,立刻就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軍心大亂,以爲劉邦的軍隊已經全面包圍了他們,最終導致項羽的軍隊迅速潰敗。 “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後來被廣泛用來形容那些曾經受過驚嚇,稍有動靜就驚慌失措的人或羣體。就如同那隻受傷的大雁,僅僅因爲一聲弓弦響,就陷入極度的恐懼之中,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和行動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如同驚弓之鳥的人。他們可能因爲過去的某些經歷或者挫折,而變得膽小、敏感,對一些原本正常的事情也會過度反應。我們應該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他們,幫助他們逐漸克服內心的恐懼,重新建立起信心和勇氣。同時,我們自己也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因爲一些無端的猜疑或者恐懼而自亂陣腳,要學會冷靜地分析和應對各種情況,避免成爲那隻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成語圖片

驚弓之鳥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