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拔弩張
成語拼音
- jiàn bá nǔ zhāng
箭拔弩張成語解釋
- 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典故出處
-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第六章大部分的時候是含精養銳的,必要時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紅耳赤,箭拔弩張的。”
成語典故
- 馮永祥看他們箭拔弩張,形勢不妙,趕緊站起來,走到他們當中。★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
成語造句
- 雙方因爲一點小事爭論不休,氣氛愈發緊張,逐漸變得劍拔弩張。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中原大地上,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分別是鄭國和衛國。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着一些領土爭端和矛盾,摩擦不斷。
這一年,鄭國和衛國因爲邊境上的一塊土地再次起了紛爭。鄭國的國君決定派出大軍前往邊境,試圖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衛國得知消息後,也不甘示弱,同樣集結了大量的軍隊前往邊境對峙。
一時間,邊境上氣氛緊張,雙方的士兵們都嚴陣以待,彷彿一場大戰隨時都會爆發。鄭國這邊,將軍們個個摩拳擦掌,急於求戰,而衛國那邊也是劍拔弩張,毫不退縮。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鄭國國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來。他向國君進諫道:“陛下,戰爭一旦開啓,必然生靈塗炭,百姓受苦。我們應該先嚐試通過和談來解決爭端,而非輕易動武。昔日齊桓公也曾面臨諸多爭端,但他以仁義和智慧化解矛盾,成就霸業。我們爲何不能效仿呢?”
國君聽後,陷入了沉思。他也明白戰爭的殘酷和代價,於是決定派遣使者前往衛國,嘗試進行和談。衛國國君在收到鄭國的和談請求後,也冷靜地思考了一番。他意識到戰爭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便同意了和談。
最終,在雙方的努力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了邊境爭端,避免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兩國百姓也因此免受戰火的摧殘,得以安居樂業。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當面臨衝突和矛盾時,劍拔弩張、一味地採取強硬手段並非最佳選擇。有時候,冷靜思考、尋求和平解決的途徑,反而能夠更好地維護各方的利益,實現長遠的穩定與發展。正如古人所說:“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應選擇戰爭,而在多數時候,通過智慧和妥協來化解矛盾,纔是更爲明智之舉。
箭拔弩張-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