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門棄材

成語拼音

jiàng mén qì cái

匠門棄材成語解釋

能工巧匠廢棄的材料。比喻無用的人。

典故出處

清·馮桂芬《林文忠公祠記》公馳驅絕域,猶手箋酬答無間。匠門棄材,累公之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藝術領域毫無建樹,終被視爲匠門棄材。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魯班的工匠,他技藝超羣,是當時公認的能工巧匠。 魯班有一個徒弟名叫小匠,小匠生性愚鈍,在學習技藝的過程中總是比其他徒弟慢半拍。儘管魯班悉心教導,但小匠的進步依然十分緩慢。其他徒弟們漸漸開始嘲笑小匠,認爲他根本不是當工匠的料,簡直就是“匠門棄材”。 然而,小匠並沒有因爲他人的嘲笑和輕視而氣餒。他知道自己天賦不足,於是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每天,當其他徒弟都休息玩耍時,他依然在鑽研技藝,反覆練習各種技巧。 有一次,魯班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要爲國王打造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魯班帶領着徒弟們日夜趕工,大家都全力以赴。在這個過程中,小匠也同樣努力地投入其中,儘管他做的並不是最出色的,但他的認真和執着卻被魯班看在眼裏。 隨着時間的推移,工藝品逐漸完工。就在即將交付給國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工藝品上的一個關鍵部位出現了瑕疵,這讓魯班和徒弟們都十分着急。大家嘗試了各種方法都無法完美修復這個瑕疵,眼看交付的期限臨近,衆人都陷入了絕望。 就在這時,小匠站了出來。他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嘗試,想出了一個獨特的辦法。他小心翼翼地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藝,竟然成功地修復了瑕疵,使得工藝品完美無瑕。 魯班驚訝地看着小匠,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小看了這個看似愚鈍的徒弟。小匠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證明了自己並非是衆人眼中的“匠門棄材”。從那以後,魯班更加用心地教導小匠,而小匠也不負衆望,最終成爲了一名出色的工匠,爲人們留下了許多精美的作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地給他人貼上標籤,即使一個人在一開始表現得並不出色,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實現逆襲,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價值。就像小匠一樣,即使曾被視爲“匠門棄材”,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爲了令人欽佩的工匠。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每一個人,給予他們機會去成長和發展,因爲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爲一顆閃耀的星星。

匠門棄材-成語圖片

匠門棄材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