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刺母猴
成語拼音
- jí cì mǔ hóu
棘刺母猴成語解釋
-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典故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爲燕王以棘刺之端爲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燕國國君喜歡小玩藝,有一個宋國人說可以在棘刺上雕刻一隻母猴,但必須要燕王齋戒三個月才能看到。燕王用三乘土地上的賦稅給他作酬謝請他雕刻。右御手下的冶鐵工匠認爲這是一個騙局,因爲根本不可能打製出這種雕刻刀。
成語造句
- 有個工匠聲稱能在棘刺尖上雕刻母猴,然而大家都對他的話表示懷疑。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燕王,他非常喜歡新奇的玩意兒和奇特的技藝。
有一天,一個衛國人前來求見燕王,聲稱自己擁有一項舉世無雙的技藝——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出一隻栩栩如生的母猴。燕王聽了,十分感興趣,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識一下。
這個衛國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的這項技藝是多麼的神奇和艱難,他說:“大王,要完成這樣的傑作,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極大的精力。而且這棘刺必須是特定的品種,尖端要極其銳利,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燕王被他說得心動不已,對他的話深信不疑,甚至決定給予他豐厚的賞賜。
然而,燕王身邊有一位聰明機智的大臣。這位大臣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便向燕王進言:“大王,此人所言恐怕有詐。棘刺本身就極爲細小尖銳,怎麼可能在上面進行如此精細的雕刻呢?而且從常理來看,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燕王聽了大臣的話,也開始有些懷疑,但那個衛國人卻信誓旦旦地保證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大臣思考了片刻,然後問道:“既然你有如此高超的技藝,那你能否讓我們先看看你用來雕刻的工具呢?”這個衛國人頓時變得支支吾吾,無法回答。大臣見狀,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懷疑,他繼續追問:“還有,你說在棘刺尖端雕刻母猴,那麼這棘刺的另一端又該如何固定呢?這顯然是違背常理的事情。”
在大臣的連連質問下,這個衛國人再也無法自圓其說,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燕王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差點被這個騙子給騙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一些看似神奇卻又不合理的事情時,我們不能輕易地被表象所迷惑,而應該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維,通過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來判斷其真實性。就如同這個聲稱能在棘刺母猴的衛國人,他利用燕王的好奇和對新奇技藝的追求,編織了一個看似美妙的謊言,但終究在理性的審視下露出了破綻。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引以爲戒,不要被那些華而不實的言語和虛假的承諾所矇騙,要以客觀、真實的態度去看待事物,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錯誤。正如《論語》中所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我們要學會分辨真話與假話,智慧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
棘刺母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