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之譖
成語拼音
- jìn rùn zhī zèn
浸潤之譖成語解釋
- 比喻暗中誹謗別人的壞話。
典故出處
- 《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有時一些看似不經意的言語,實則可能是浸潤之譖,能在不知不覺中破壞原本深厚的情誼。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公孫無知因爲一些事情得罪了齊襄公,被齊襄公給殺了。公孫無知死後,他的兩個同黨連稱和管至父就決定發動叛亂。
連稱有個堂妹在宮中做妃子,但是並不受寵。連稱就對她說,如果她能在宮中探聽到消息,幫助他們成功叛亂,等事成之後就讓她做國君的夫人。這個妃子答應了。
不久之後,齊襄公去貝丘打獵,看到一隻大野豬,隨從的人說那野豬長得很像死去的公孫無知。齊襄公聽了很生氣,就用箭射那野豬,結果沒射中,野豬卻像人一樣站立起來並大聲嚎叫。齊襄公被嚇得從車上掉了下來,摔傷了腳,還丟了鞋子。回宮後,齊襄公就把這件事遷怒於管理鞋子的人茀,狠狠地鞭打了他。
而此時,連稱他們以爲齊襄公死了,就準備發動叛亂。那個妃子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連稱他們,但是連稱他們並不相信。後來茀因爲被齊襄公責罰,懷恨在心,就和連稱他們勾結在了一起。
齊襄公受傷後,住在一個大臣的家裏。茀帶着人去包圍了大臣的家,大臣和齊襄公的侍從們奮起抵抗。茀欺騙他們說齊襄公已經逃走了,讓他們不要抵抗了。侍從們信以爲真,就放鬆了警惕。茀趁機衝進去殺了齊襄公。
齊國的大臣們商量要立國君,連稱他們就想立公孫無知爲國君。但是齊國的其他大臣們都不同意,他們認爲公孫無知品德不好,不適合做國君。最後,大臣們擁立了齊桓公爲國君。
在這個故事中,連稱他們的叛亂就像是“浸潤之譖”,一點一點地侵蝕着國家的穩定和安寧。就如同水慢慢滲透一樣,一開始並不引人注意,但最終卻能造成極大的危害。而那個妃子的行爲,也是在暗中進行,看似不起眼,卻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也提醒着我們,在生活中要警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讒言和陰謀,它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麻煩。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及時發現並防範那些潛在的危險,以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浸潤之譖-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