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過補闕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ǔ quē

救過補闕成語解釋

闕同缺”,不足,缺點。挽救過錯,彌補不足。

典故出處

《晉書·潘岳傳》故箴規之興,將以救過補闕,然猶依違諷喻,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總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做到救過補闕,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張衡。 張衡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國家面臨着諸多問題和挑戰。他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壯志,渴望能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 當時的朝政存在着一些弊端和疏漏,官員們有的貪污腐敗,有的碌碌無爲。張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開始深入地研究國家的治理之道。 他不斷地向朝廷進言,指出各種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的建議切中要害,引起了一些有識之士的共鳴,但同時也觸怒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然而,張衡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堅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是爲了國家的長遠發展。 有一次,朝廷準備實施一項重大的政策,但張衡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他不顧衆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站出來,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成功地阻止了這項可能會帶來不良後果的政策。 在張衡的努力下,許多原本被忽視的問題得到了重視和解決,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也得到了修正和完善。他就如同一個勤勞的修補匠,一點點地彌補着國家治理中的缺陷和不足,真可謂是做到了救過補闕。 張衡的行爲不僅爲國家挽回了損失,也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成爲了後世的楷模。 在歷史的記載中,像張衡這樣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救過補闕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責任和擔當,爲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的故事提醒着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該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勇於擔當的精神。當我們發現問題時,不能視而不見,而是要像那些先輩們一樣,敢於挺身而出,爲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我們的國家才能日益強大。 讓我們銘記這些救過補闕的先輩們,以他們爲榜樣,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發光發熱,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救過補闕-成語圖片

救過補闕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