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
成語拼音
- jiàn sǐ bù jiù
見死不救成語解釋
- 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典故出處
-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你做的今見死不救,羞見這桃園中殺馬宰烏牛。”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在蔡國的日子裏,孔子給弟子們講仁,講見義勇爲,發現宰予在課堂上睡覺,叫醒宰予,宰予問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見義勇爲,不救是見死不救是不仁。孔子說可以用其他辦法救。
成語造句
- 路上有人遭遇車禍,可旁邊的一些人卻見死不救,實在令人心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華的醫者。他醫術高明,在當地頗有名氣。
有一天,李華正在家中整理藥材,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出門查看,只見一羣人圍在路邊,原來是一個老人暈倒在了地上。周圍的人議論紛紛,但卻沒有一個人上前施救。李華急忙走上前去,準備查看老人的情況。然而,就在他剛要伸手的時候,旁邊一個人拉住了他,說道:“李大夫,別管閒事了,萬一救不活,還惹一身麻煩。”李華聽了,心中有些猶豫,但看着地上昏迷不醒的老人,他實在不忍心就這樣走開。
李華掙脫了那人的手,開始爲老人進行診治。經過一番檢查,他發現老人只是因爲勞累過度加上飢餓才暈倒的。他趕緊從家中拿來食物和水,餵給老人。慢慢地,老人甦醒了過來。老人感激地看着李華,說道:“多謝恩人相救,如果不是你,我恐怕就死在這裏了。”李華笑着擺擺手說:“不必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原來這個老人是當地一個富戶的父親,那富戶得知父親是被李華所救後,不但沒有感激,反而誣陷李華是故意把老人弄暈,然後再假裝救人,目的是爲了索要錢財。李華聽了,氣得渾身發抖,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好心竟然會被人這樣污衊。
儘管李華極力辯解,但那富戶根本不聽,還把他告到了官府。官府在沒有經過詳細調查的情況下,就聽信了富戶的一面之詞,將李華關了起來。李華在獄中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他不明白爲什麼自己做了好事卻要受到這樣的對待。
在這個時候,李華的一位好友得知了他的遭遇,四處奔走爲他伸冤。他找來了許多證人,證明李華確實是出於好心救人,而不是富戶所說的那樣。經過一番努力,官府終於重新審理了此案,還了李華一個清白。
李華被釋放後,心中感慨萬千。他意識到,在這個世上,有些人會因爲自私和冷漠而對他人的生命見死不救,而他自己差點就因爲這些人的行爲而遭受不白之冤。但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因爲這一次的遭遇就改變自己的初心,他依然要堅持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從那以後,李華更加努力地爲人們治病救人,他的事蹟也傳遍了整個小鎮。人們都對他敬佩不已,而那些曾經對他見死不救的人,也都羞愧地低下了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困境時,我們不能因爲害怕麻煩或者其他原因而選擇見死不救。只有每個人都心懷善良和愛心,這個世界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見死不救-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