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賢使能
成語拼音
- jǔ xián shǐ néng
舉賢使能成語解釋
- 舉推薦,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典故出處
- 《禮記·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要想讓一個團隊不斷髮展壯大,管理者就必須懂得舉賢使能,爲團隊招攬真正有才能的人,讓他們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並非雄才大略之人,但他也渴望國家能夠繁榮昌盛。
當時,衛國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孔圉。孔圉此人勤奮好學,且爲人正直。衛靈公深知孔圉的才能,對他頗爲倚重。
有一日,衛國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決策,需要選拔一位合適的人才去處理一件棘手的事情。衛靈公召集衆臣商議,衆人議論紛紛,卻始終未能提出一個讓衛靈公滿意的人選。這時,孔圉站了出來,他向衛靈公舉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端木賜。
端木賜雖然出身並不顯赫,但他聰慧過人,有着非凡的見識和才能。孔圉詳細地向衛靈公闡述了端木賜的優點和長處,他說端木賜是一個有真才實學且品德高尚之人,定能擔當此重任。
衛靈公聽後,心中有些疑慮,畢竟端木賜並非朝堂上的知名人物。然而,孔圉的極力舉薦讓他開始認真考慮。最終,衛靈公決定相信孔圉,任命端木賜去處理那件事情。
端木賜果然不負衆望,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爲衛國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衛靈公大喜過望,對孔圉更是讚賞有加。
從此之後,衛靈公更加註重舉賢使能。他鼓勵大臣們積極舉薦有才能的人,而孔圉也一如既往地爲國家舉薦着優秀的人才。在他們的努力下,衛國朝堂之上人才濟濟,國家也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正如《禮記》中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衛國正是因爲有了像孔圉這樣舉賢使能的大臣,才能夠發掘出更多的人才,爲國家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一個團隊想要取得進步和發展,就必須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做到舉賢使能,讓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夠發揮出他們的價值,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
舉賢使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