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仁棄義
成語拼音
- jué rén qì yì
絕仁棄義成語解釋
- 絕、棄放棄。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覆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爲而治的思想。
典故出處
- 《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某些極端的觀點中,有人認爲社會應該絕仁棄義,只追求純粹的利益和效率,然而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裏的人們遵循着傳統的道德觀念,以仁義爲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爲和社會秩序。
這個國家的國王,名爲仁君,他一直致力於推行仁義之道,希望能讓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在他的治理下,人們互幫互助,尊老愛幼,社會一片祥和。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一些人開始利用仁義之名,行謀取私利之事。他們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見不得人的勾當。這種虛僞的行爲漸漸蔓延開來,使得原本純潔的仁義之道開始變味。
仁君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憂慮。他開始反思,仁義之道是否真的能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繁榮。他召集了國內的智者們,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其中一位智者提出:“陛下,仁義固然重要,但如今人們對仁義的曲解和濫用,已經讓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道德觀念。”
仁君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歷史上那些因爲過度強調仁義而導致國家衰落的例子。他意識到,過度追求仁義,可能會讓人們失去對現實的判斷力,變得盲目和軟弱。
於是,仁君決定採取一些大膽的舉措。他開始逐步減少對仁義的宣揚,不再將其作爲唯一的道德準則。他鼓勵人們更加註重實際行動,而不是空洞的言辭。
這一舉動引起了國內的軒然大波,許多人表示不理解和反對。他們認爲國王這是在拋棄仁義,是對傳統道德的褻瀆。
但仁君並沒有被這些聲音所動搖,他堅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人們不再僅僅依靠仁義來評判事物,而是更加註重事實和結果。那些虛僞的行爲漸漸失去了市場,社會風氣也逐漸好轉。
雖然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困難和挑戰,但最終,這個國家找到了一種更加適合自己的道德觀念和社會秩序。他們不再盲目追求仁義,而是在保持基本道德底線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實際效果和發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絕仁棄義並不是要完全否定仁義的價值,而是要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對傳統的道德觀念進行反思和調整。我們不能一味地堅持某種觀念而不考慮其實際效果,只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拋棄道德和良知,而是要以更加理性和務實的態度來對待它們。
絕仁棄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