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胎焚夭

成語拼音

kū tāi fén yāo

刳胎焚夭成語解釋

剖挖母胎,殘害幼體。指兇殘不義。

典故出處

《屍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則鳳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則麒麟不往矣。”

成語典故

臣聞之,有巢毀卵,而鳳凰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戰國策·趙策四》

成語造句

在那混亂的時代,一些殘暴之人肆意妄爲,常常做出如刳胎焚夭般令人髮指的惡行。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名爲鄆州的地方。那裏曾發生過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鄆州有一位官員,他手握權力卻心胸狹隘,一心只爲滿足自己的私慾。當時,鄆州的百姓生活本就艱難,他們辛勤勞作,卻常常難以維持生計。 這位官員爲了自己的政績,不顧百姓的死活,強行推行了一些苛刻的政策。他要求百姓們在短時間內繳納高額的賦稅,這對於本就貧困的人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百姓們苦苦哀求,希望能得到一些寬限和憐憫,但這位官員卻絲毫不爲所動。 在這種高壓之下,許多家庭陷入了絕境。一些孕婦因爲過度勞累和營養不良,導致胎兒發育不良。而這位官員爲了所謂的“整齊美觀”,竟然下令將那些看起來不健康的胎兒強行取出,然後殘忍地焚燒。這種行爲簡直是喪心病狂,違背了人倫道德和基本的人性。 百姓們對這位官員的暴行敢怒不敢言,他們生活在恐懼和絕望之中。然而,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終於,這件事情傳到了朝廷的耳中。朝廷大爲震驚,立刻派遣官員前來調查此事。經過深入的調查和取證,這位作惡多端的官員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鄆州百姓們的苦難終於結束,他們開始慢慢恢復平靜的生活。而這個故事也成爲了歷史上的一個慘痛教訓,提醒着後人要時刻銘記人性的光輝,不能爲了一時的利益而做出如此殘忍和不道德的事情。“刳胎焚夭”這個成語,也就此成爲了人們對這種殘忍行爲的深刻批判和警示。我們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珍惜生命,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和權利,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世界。

刳胎焚夭-成語圖片

刳胎焚夭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