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難苟免
成語拼音
- lín nàn gǒu miǎn
臨難苟免成語解釋
- 遇到危難時苟且偷生。
典故出處
- 《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苟免。”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面對危險和困難時,他從未有過退縮之意,絕不會臨難苟免,而是勇往直前,努力克服一切阻礙。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關於人性與抉擇的故事。
在一個動盪的時代,有一位名叫張義的將領。他身處一個充滿戰亂和危機的國度,各方勢力紛爭不斷。張義一直以來都以勇敢和忠誠聞名,深受主公的信任。
一次,張義所率領的軍隊遭遇了一場極其艱難的戰役。敵人數量衆多且來勢洶洶,他們將張義的部隊重重包圍。在這危急關頭,許多將士都心生恐懼和退縮之意。
其中一些人開始勸說張義,不如放棄抵抗,尋找機會逃走,以免在此送命,他們覺得這樣也算是臨難苟免。但張義聽後,面色凝重地說道:“吾等受主公之恩,當以死相報,豈可爲了苟且偷生而臨陣脫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
張義深知,臨難苟免雖能暫時保得自身安全,但卻會背上不忠不義之名,成爲千古罪人。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爲了大義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他們的事蹟激勵着他不能退縮。
於是,張義帶領着剩下的忠誠將士們,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他們以命相拼,毫不畏懼。儘管最終他們寡不敵衆,幾乎全軍覆沒,但他們的英勇事蹟卻被人們銘記。
這場戰役過後,張義雖戰死,但他的名字成爲了忠誠和勇敢的象徵。人們敬仰他在危難時刻沒有選擇臨難苟免,而是堅守了自己的信念和責任。他的故事被口口相傳,流傳於後世,成爲了激勵後人的典範。而那些曾經勸說他臨難苟免的人,則被人們所唾棄,他們的行爲被視爲怯懦和自私的表現。
在歷史的書卷中,我們能看到許多類似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我們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安危,而應秉持着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做出正確的選擇。臨難苟免或許能帶來一時的安寧,但卻會讓我們失去尊嚴和榮譽,成爲歷史的恥辱。只有像張義這樣,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堅守正道,我們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光輝的足跡,成爲後人敬仰的榜樣。
臨難苟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