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常勢

成語拼音

bīng wú cháng shì

兵無常勢成語解釋

常:不變;勢:形勢。用兵無一成不變的形勢。用以說明辦事要因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要用具體辦法去解決。

典故出處

《孫子·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孫武把自己的用兵方法寫成一部書《孫子兵法》,他的名言爲“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成語造句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正如兵無常勢,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略戰術。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戰爭的風雲變幻莫測。 春秋時期,有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孫武,他所著的《孫子兵法》中就深刻地體現了“兵無常勢”這一理念。當時,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吳楚兩國之間時常爆發衝突。有一次,吳國準備進攻楚國,但楚國實力強大,且兵多將廣。孫武仔細分析了雙方的形勢,並沒有採取常規的正面強攻戰術。他認爲兵勢並非一成不變,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於是,他制定了一個出其不意的戰略。 孫武先派遣小股部隊佯裝進攻楚國邊境,吸引楚國大軍前來迎戰。當楚國軍隊傾巢而出時,孫武卻帶領主力部隊迂迴到楚國後方,迅速攻佔了楚國的一些重要城池。楚國軍隊得知後方被襲,急忙回援,但此時他們已經陷入了混亂。孫武抓住戰機,指揮吳軍奮勇作戰,一舉擊敗了楚國軍隊。 這場戰役充分展示了孫武對“兵無常勢”的深刻理解和運用。他不拘泥於傳統的作戰模式,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戰略戰術。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在後來的戰爭中,許多傑出的將領也都領悟到了這一精髓。他們在面對不同的敵人和局勢時,懂得靈活改變戰術,不墨守成規。例如,漢朝的韓信,在楚漢相爭中多次運用奇招,以少勝多,就是因爲他能準確把握戰爭形勢的變化,做到“兵無常勢”。 歷史不斷證明,在戰爭中,只有像孫武這樣,能夠敏銳地洞察局勢變化,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略,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兵無常勢”這一成語也成爲了提醒人們在面對各種複雜情況時,要保持靈活應變、不拘一格的智慧格言。它不僅僅適用於戰爭領域,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啓示意義。我們應學會根據不同的情境,採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以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

兵無常勢-成語圖片

兵無常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