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首之仇

成語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貿首之仇成語解釋

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典故出處

《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裏疾,貿首之仇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一直銘記着曾經遭受的屈辱,發誓定要報那貿首之仇。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宋國。 鄭國的國君鄭厲公是一個有野心且善於權謀之人。當時,宋國的太宰華督看中了司馬孔父嘉的妻子,爲了得到她,華督心生惡念。他在國內散佈謠言,說孔父嘉要挑起戰爭,使得宋國百姓人心惶惶。然後,華督趁機帶人殺死了孔父嘉,並搶走了他的妻子。 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爲了避難,逃到了魯國。而鄭厲公認爲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他派遣使者前往魯國,與木金父取得聯繫,並表示願意幫助他復仇。木金父深知鄭厲公的目的並不單純,但爲了報殺父之仇,他還是決定與鄭厲公合作。 鄭厲公聯合木金父,開始策劃對宋國的進攻。他們精心準備,等待着時機的到來。終於,在一次合適的機會下,鄭國軍隊對宋國發起了突然襲擊。宋國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鄭厲公和木金父帶領軍隊在宋國境內大肆燒殺搶掠,給宋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宋國國君得知消息後,悲憤交加,他對鄭厲公和木金父的行爲恨之入骨,誓言一定要報此血海深仇。這場戰爭使得鄭宋兩國結下了“貿首之仇”,雙方的仇恨如同深深的溝壑,難以填平。 此後,鄭宋兩國之間的爭鬥不斷,戰爭頻繁爆發。兩國的百姓都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爲華督的一己私慾和鄭厲公的權謀野心。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貿首之仇”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形容仇恨極深,非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才肯罷休。這也警示着後人,爲了一己私利而挑起爭端和仇恨,最終只會給無數人帶來痛苦和災難,和平與合作纔是長久發展之道。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世界。

貿首之仇-成語圖片

貿首之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