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賊見贓

成語拼音

ná zéi jiàn zāng

拿賊見贓成語解釋

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典故出處

明·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折拿賊見贓,殺人驗傷,我有何罪也?”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誰是賊?老大人拿賊見贓,不曾捉姦見牀來!”

成語典故

柯爺喝一聲‘小賤人住口!你說拿賊見贓,爲父的就還你一個實證。’★清·佚名《聽月樓》第六回

成語造句

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最終成功破案,讓犯罪分子無所遁形,真正做到了拿賊見贓。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羣勤勞善良的人們。鎮中有一個富戶,家中收藏了許多珍貴的財物。 有一天,富戶家中突然發現一些財物不翼而飛,這讓他十分震驚和憤怒。他立刻召集家人和家丁,開始調查此事。經過一番詢問和排查,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一個平時行爲有些不端的年輕人身上。 這個年輕人名叫李三,他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是他偷了東西,但大家都覺得他嫌疑很大。富戶決定將李三扭送到官府,讓官府來查明真相。 到了官府,縣令開始審問李三。李三一開始堅決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還大呼冤枉。縣令也覺得不能僅憑猜測就定人罪名,於是對富戶說:“所謂拿賊見贓,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輕易定他的罪。” 富戶心中焦急,他堅信就是李三偷了自己的財物,可又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就在衆人都陷入僵局的時候,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捕快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可以暗中調查李三的行蹤和交往的人,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經過一段時間的祕密偵查,老捕快終於發現了一些端倪。原來,李三有一個相好的女子,而這個女子最近突然變得出手闊綽,買了許多新衣服和首飾。老捕快覺得此事必有蹊蹺,於是順藤摸瓜,在女子的住處找到了部分丟失的財物。 這下證據確鑿,李三再也無法抵賴。在證據面前,他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盜竊行爲。最終,李三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富戶也找回了自己的財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情或者指責他人的時候,不能僅憑主觀臆斷,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正如“拿賊見贓”這個成語所表達的那樣。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事例。比如在司法審判中,強調證據的重要性,只有證據充分,才能公正地判定一個人的罪行,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遵循這個原則都是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秩序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讓真正的罪犯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也能保護無辜者不被冤枉。

拿賊見贓-成語圖片

拿賊見贓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