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羞成怒

成語拼音

nǎo xiū chéng nù

惱羞成怒成語解釋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典故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烏額拉布見田小辮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便也惱羞成怒。”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衆人面前被指出錯誤後,竟然無法接受,最後惱羞成怒,拂袖而去。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小國,國內有一位大臣名叫鄭義。鄭義爲人正直,一心爲國家和百姓着想,但他的直言不諱卻常常得罪一些權貴。 當時,國王身邊有一位寵臣名叫趙括,此人善於阿諛奉承,深得國王歡心。鄭義發現趙括常常利用自己的權勢爲非作歹,中飽私囊,便多次在朝堂上直言進諫,希望國王能看清趙括的真面目。然而,趙括對鄭義的行爲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 有一次,鄭義又在朝堂上指出了趙括的一些不法行爲,趙括聽後臉色陰沉,卻又無法當場反駁。散朝後,趙括越想越氣,覺得鄭義讓自己在衆人面前丟盡了臉。他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對鄭義的恨意也越發強烈。 終於,趙括惱羞成怒,決定設計陷害鄭義。他勾結了一些與鄭義有過節的人,捏造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向國王告發鄭義。國王在趙括等人的讒言下,漸漸對鄭義產生了懷疑,竟然下令將鄭義打入大牢。 鄭義在牢中悲憤交加,他不明白自己一心爲國,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而趙括卻在外面得意洋洋,以爲自己成功除掉了眼中釘。但百姓們都知道鄭義是被冤枉的,紛紛爲他鳴不平。 後來,經過一些有識之士的努力,真相終於大白,國王也意識到自己錯怪了鄭義。國王下令釋放了鄭義,並嚴懲了趙括等人。鄭義雖然重獲自由,但他經歷了這場磨難後,對官場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當一個人因爲羞愧和憤怒而失去理智時,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爲。而正直的人即使遭遇暫時的困境,最終也會迎來正義的曙光。我們應該以史爲鑑,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因爲一時的情緒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同時,也要珍惜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爲正義而奮鬥的人,他們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惱羞成怒-成語圖片

惱羞成怒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