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謀善斷
成語拼音
- néng móu shàn duàn
能謀善斷成語解釋
- 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
典故出處
- 晉·陸機《辨亡論》上疇諮俊茂,好謀善斷。”
成語典故
- 允結呂布刺卓,復殺蔡邕,可謂能謀善斷者矣。★宋·李新《跨鰲集·王允論》
成語造句
- 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能力,總能迅速分析問題並做出精準的決策,可謂能謀善斷。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一位年輕的將領名叫李明。他自幼聰慧,且對兵法有着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研究。
當時,諸侯國面臨着周邊諸多勢力的威脅,戰爭的陰影時常籠罩着這片土地。李明深知,在這樣的局勢下,要想保衛國家,必須要有非凡的智慧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有一次,諸侯國接到情報,敵國即將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朝堂之上,大臣們爭論不休,有的主張全力迎戰,有的則認爲應該求和以避免生靈塗炭。李明靜靜地聽着衆人的意見,心中卻在迅速地分析着局勢。
他經過深思熟慮後,站出來說道:“如今敵國雖然來勢洶洶,但我們也並非毫無勝算。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國王在猶豫片刻後,決定採納李明的建議。
李明帶領着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精心佈置着埋伏。當敵國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李明果斷地下令出擊。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羣,打得敵人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這場戰役的勝利,讓李明在國內聲名大噪。
然而,李明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繼續刻苦鑽研兵法,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之後的日子裏,無論是面對內部的叛亂還是外部的侵略,他都能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斷,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一次次地化險爲夷。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成爲了國家的中流砥柱,他的能謀善斷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在他的帶領下,諸侯國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周邊的勢力也不敢輕易來犯。
李明的故事被人們傳頌了很久,他的事蹟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能謀善斷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告訴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只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深入的思考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出路,實現自己的目標,保衛自己所珍視的一切。歷史的長河中,像李明這樣能謀善斷的人物還有很多,他們的智慧和勇氣爲後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勵着每一個有志向的人不斷努力奮鬥,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能謀善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