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伸能屈

成語拼音

néng shēn néng qū

能伸能屈成語解釋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幹一番。比喻好壞環境都能適應。

典故出處

《荀子·不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成語典故

這就叫大丈夫能伸能屈。★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成語造句

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他懂得靈活應對,展現出了能伸能屈的處世智慧,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展現出了非凡的能伸能屈之品質。 話說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輩出。其中有一位名叫韓信的人,他起初生活困頓,甚至連飯都喫不飽。有一次,韓信在城下釣魚,幾位婦人在河邊漂洗絲絮。其中一位婦人見韓信飢餓難耐,便拿出飯食給韓信喫。韓信感激不已,對婦人說:“我一定會重重報答您的。”婦人卻回答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纔給你飯喫,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韓信聽後,羞愧難當,但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出人頭地的決心。 後來,韓信投身軍旅,起初並未受到重用。有一次,他在軍中犯了錯,按律當斬。當他和其他犯人一同被押赴刑場時,他擡頭看到了監斬官夏侯嬰,便大聲喊道:“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爲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見韓信相貌不凡,又如此有膽識,便下令釋放了他。 經過一系列的波折,韓信終於得到了蕭何的賞識。然而,劉邦卻並沒有立刻重用韓信。韓信感到十分失望,便在一個夜晚悄悄離開了漢軍。蕭何得知後,急忙親自去追趕韓信,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最終,蕭何追回了韓信,並說服劉邦拜韓信爲大將。 韓信成爲大將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率領漢軍屢戰屢勝,爲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關鍵時刻,韓信手握重兵,卻遭到了劉邦的猜忌。此時的韓信面臨着艱難的抉擇,如果他起兵反叛,很有可能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但如果他繼續忠於劉邦,又擔心會遭到劉邦的迫害。 在這關鍵時刻,韓信展現出了他能伸能屈的品質。他選擇了繼續忠於劉邦,放棄了自己稱王的機會。最終,劉邦在韓信等人的幫助下,擊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而韓信也因功被封爲楚王。 然而,韓信的結局卻並不美好。劉邦稱帝后,對韓信等功臣越發猜忌。最終,韓信被呂后設計殺害。儘管韓信的結局令人惋惜,但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能伸能屈的品質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學習的典範。 從韓信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能伸能屈並非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在面對困境和挫折時,要學會忍耐和等待;在面對機遇和挑戰時,要果斷出擊,展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勇氣。只有這樣,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歷史舞臺上立足,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能伸能屈-成語圖片

能伸能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