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不對馬嘴
成語拼音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牛頭不對馬嘴成語解釋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皁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成語典故
- 只要人家拿他[魯老爺]一派臭恭維,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亦快樂。★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
成語造句
- 他的解釋和實際情況完全不搭邊,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一個叫阿強,一個叫阿福。
阿強是個勤勞踏實的農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悉心照料着自家的農田,期待着每一季的豐收。而阿福呢,則是個遊手好閒之徒,整日無所事事,只想着投機取巧,走捷徑獲取財富。
有一天,小鎮上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許多農田顆粒無收。阿強心急如焚,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積極地尋找應對之策。他四處打聽,學習如何節約用水,如何挑選耐旱的作物種子。
而阿福看到這種情況,卻動起了歪腦筋。他跑到阿強面前,誇誇其談地說:“阿強啊,我有個絕妙的主意,能讓咱們馬上擺脫困境,賺到大錢!”阿強好奇地問:“什麼主意?”阿福眉飛色舞地說道:“咱們可以去外地買一批絲綢回來,然後高價賣給鎮上的富人們,肯定能大賺一筆!”
阿強聽了,皺起眉頭說:“阿福,咱們現在面臨的是旱災,農田都快荒廢了,大家連喫飯都成問題,誰還有心思買絲綢啊?你這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
阿福卻不以爲然,繼續滔滔不絕地說:“你真是目光短淺,絲綢可是珍貴的東西,富人們總會喜歡的。”
阿強無奈地搖搖頭說:“阿福,咱們當務之急是解決旱災對農田的影響,想辦法補種耐旱的作物,保證大家有糧食喫。你說的買絲綢賣絲綢,跟咱們現在的困境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完全不搭邊啊!”
然而,阿福根本聽不進去,執意要去外地買絲綢。結果,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一批絲綢回來,卻發現正如阿強所說,鎮上的人們都在爲旱災發愁,爲生計奔波,根本無人問津他的絲綢。
最終,阿福因爲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阿強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正確的應對方法,成功地在旱災中挺了過來,保住了自家的農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切不可像阿福那樣,想法與實際情況牛頭不對馬嘴,否則只能自食苦果。
牛頭不對馬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