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戈棄甲

成語拼音

pāo gē qì jiǎ

拋戈棄甲成語解釋

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典故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十三回部下聽得,一齊拋戈棄甲跪倒。”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戰場上,敵軍在我方的猛烈攻擊下,亂了陣腳,紛紛拋戈棄甲,狼狽逃竄。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分別是越國和吳國。兩國之間因爲領土爭端和資源爭奪,時常發生戰爭,百姓苦不堪言。 這一年,吳國的國王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企圖一舉吞併越國。吳國派出了精銳的軍隊,配備了精良的武器,浩浩蕩蕩地向越國進發。 越國的國王得到消息後,迅速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臣們有的主張求和,有的主張拼死抵抗。最終,越國國王決定奮起抵抗,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越國的將軍們帶領着士兵們積極備戰,他們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然而,當兩國軍隊在戰場上相遇時,吳國軍隊憑藉着強大的實力和先進的戰術,一開始就佔據了上風。越國軍隊漸漸處於劣勢,傷亡慘重。 在戰鬥的關鍵時刻,越國的一位將領因爲害怕吳國的強大攻勢,竟然心生怯意,帶頭逃跑。他的行爲引起了連鎖反應,一部分士兵也跟着他紛紛逃離戰場,一時間,越國軍隊陣腳大亂。 吳國軍隊趁機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越國士兵們看到局勢無法挽回,紛紛拋戈棄甲,四處逃竄。戰場上一片混亂,越國軍隊遭受了慘重的失敗。 越國國王得知戰敗的消息後,痛心疾首。他深刻地反思了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意識到軍隊的紀律和將領的忠誠是多麼重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和反思,越國國王開始大力整頓軍隊,加強軍事訓練,選拔忠誠勇敢的將領。同時,他還積極發展國內經濟,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 幾年後,越國逐漸恢復了元氣,並且變得更加強大。而吳國因爲連年征戰,國內民生凋敝,國力逐漸衰退。 越國國王認爲復仇的時機已到,再次率領軍隊出征吳國。這一次,越國的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懷着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勝利的渴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而吳國的軍隊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士兵們士氣低落。最終,越國軍隊大獲全勝,一雪前恥。 這場戰爭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在面對困難和強敵時,如果失去了勇氣和信念,就會像越國軍隊第一次作戰那樣拋戈棄甲,遭遇慘敗;而只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最終取得勝利。

拋戈棄甲-成語圖片

拋戈棄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