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聲斂息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liǎn xī
屏聲斂息成語解釋
-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
典故出處
- 《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
成語典故
- 連連屏聲斂息,不敢作聲。★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
成語造句
- 他在觀察那神祕現象時,周圍的人都不自覺地屏聲斂息,生怕打擾到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羣質樸的百姓。其中有一個名叫李福的年輕人,他生性活潑好動,平日裏總是充滿活力,聲音洪亮,舉止隨意。
然而,一次意外的事件徹底改變了他的性格和行爲。這一年,小鎮上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巡視。這位官員清正廉潔,對地方治理要求嚴格,尤其注重百姓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
李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依舊像往常一樣在街頭大聲喧譁,與夥伴們嬉笑打鬧。正巧,這一幕被路過的官員看到。官員皺起眉頭,停下腳步,身邊的隨從立刻上前制止了李福等人的行爲,並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訓斥。
李福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頓時感到惶恐不安。他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爲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麻煩。從那以後,李福彷彿變了一個人。
每當他走在街頭,都會小心翼翼,屏聲斂息,生怕再次引起他人的不滿。即使是在與朋友們交流時,他也不再像從前那樣毫無顧忌地大聲說笑,而是謹言慎行。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福的這種謹慎和收斂逐漸成爲了他的習慣。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言行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
後來,小鎮上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糧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爲了幫助大家度過難關,官員決定組織一場募捐活動。李福毫不猶豫地參與其中,並且在活動中表現得十分穩重和負責。
他屏聲斂息地傾聽着每一個人的意見和需求,默默地爲大家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玩樂、大聲喧譁的毛頭小子,而是一個懂得尊重他人、關心集體的成熟青年。
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鎮度過了難關。而李福也因爲他的改變和付出,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讚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屏聲斂息,學會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自身成長和成熟的標誌。就如同《論語》中所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我們應當謹言慎行,用實際行動去展現自己的價值和品質。
屏聲斂息-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