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國之憂

成語拼音

qǐ guó zhī yōu

杞國之憂成語解釋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如今變幻莫測的國際形勢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許多企業家都有着類似杞國之憂。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杞國,有一個名叫杞人的男子。他生性多思多慮,常常爲一些在旁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而憂心忡忡。 那時,杞國國力不強,時常面臨着周邊強國的威脅。杞人雖非官員,卻對國家的安危充滿了擔憂。 有一日,他走在街頭,看到天空中飄過幾朵形狀奇異的雲彩,心中不禁暗想:“這莫不是不祥之兆?是否預示着我國將有大難降臨?”回到家中,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的災禍場景。 他的妻子見他如此愁苦,便勸說道:“夫君,莫要這般自苦,如今國家雖有外患,但君上與大臣們自會籌謀應對之策,你我平民百姓,只需過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然而,杞人卻無法釋懷,他搖頭嘆道:“夫人不知,國之安危,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死存亡。如今強敵環伺,稍有不慎,便會國破家亡,這如何能讓我不憂?” 他日日爲此憂慮,竟至身體日漸消瘦,精神也愈發萎靡。朋友聽聞他的狀況,前來探望,見他這般模樣,忍不住說道:“兄臺,你這純屬是自尋煩惱。且不說那些災禍未必會發生,即便真有什麼變故,我們也當積極應對,而非在此徒增憂愁啊!” 可杞人卻深陷在自己的憂思之中,無法自拔。 他的事蹟漸漸在杞國傳開,人們對他的過度憂慮或嘲笑,或同情。 而這,便是“杞國之憂”的由來。後來,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不少類似杞人的人物。比如在戰亂時期,有些文人墨客,雖手無縛雞之力,卻爲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日夜憂思,他們的擔憂雖未必能改變局勢,但其愛國之心卻令人敬佩。 又如在朝代更迭之際,一些忠臣良將,面對內憂外患,憂心忡忡,殫精竭慮地爲國家謀劃出路。他們的“杞國之憂”,化作了實際的行動,爲保衛國家、守護百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然而,過度的憂慮若不能轉化爲積極的行動,便可能如杞人一般,不僅無益於解決問題,反而損害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所以,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未知時,應當保持適度的警惕和憂慮,同時更要以積極的心態去尋求解決之道,如此,方能在風雨中屹立不倒,迎來陽光與希望。

杞國之憂-成語圖片

杞國之憂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