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爲邦本
成語拼音
- mín wéi bāng běn
民爲邦本成語解釋
- 邦:國家。人民是立國之本
典故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成語典故
- 夏朝時期,禹的孫子太康即位,他荒淫無度,百姓爲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獵,窮國君主羿趁機篡奪了夏國的政權。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中康起兵恢復了夏國。
成語造句
- 國家的發展和穩定離不開人民,只有真正做到以民爲邦本,才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
成語故事
-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國家名叫華國。華國的國王是一位年輕而有抱負的君主,他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
當時,華國面臨着諸多的問題和挑戰。國內的貧富差距較大,一些百姓生活困苦,而貴族們卻過着奢華的生活。同時,天災頻繁,農業收成不穩定,百姓們時常面臨飢餓的威脅。
國王深知國家的根本在於百姓,他決定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百姓的生活。他首先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餘錢來改善生活。同時,他還鼓勵農業生產,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和技術支持,幫助農民提高收成。
爲了更好地瞭解百姓的需求和意見,國王經常微服私訪,深入民間與百姓交流。有一次,他在一個小村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向他訴說了自己生活的艱難和對國家政策的一些看法。國王認真地傾聽了老人的話,並承諾會認真考慮他的建議。
在國王的努力下,華國的百姓生活逐漸得到了改善,國家也變得越來越繁榮。然而,一些貴族卻對國王的政策不滿,他們認爲國王過於偏向百姓,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他們開始在背後密謀,試圖推翻國王的統治。
國王得知了這個陰謀,他並沒有採取強硬的手段來對付這些貴族,而是再次深入民間,向百姓們解釋自己的政策和想法。他告訴百姓們,民爲邦本,只有百姓們生活幸福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百姓們被國王的真誠所打動,他們紛紛站出來支持國王。
最終,國王憑藉着百姓們的支持,成功地挫敗了貴族們的陰謀。從此,華國更加團結和穩定,成爲了一個強大而繁榮的國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民爲邦本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只有真正關心百姓、爲百姓謀福祉的統治者,才能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持,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朝代的興衰都印證了這個道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採取了一系列開明的政策,使得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繁榮景象。而那些不顧百姓死活、只知貪圖享樂的統治者,最終都遭到了百姓的唾棄和歷史的淘汰。在當今社會,我們也應該始終牢記民爲邦本的理念,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髮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民爲邦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