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短用長
成語拼音
- qì duǎn yòng cháng
棄短用長成語解釋
- 猶棄短就長。指捨棄短處而採用長處。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一個明智的領導者,在團隊管理中應當善於發現每個成員的特點,做到棄短用長,從而讓團隊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因其善於棄短用長而成就一番偉業。
戰國時期,趙國面臨着秦國的強大威脅。趙國的將領廉頗以勇猛善戰著稱,爲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藺相如因“完璧歸趙”等功績受到趙王的重用,職位甚至高於廉頗。廉頗對此心懷不滿,揚言要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後,並沒有與廉頗針鋒相對,反而選擇了迴避和退讓。他的門客不解,藺相如便解釋道:“我並非畏懼廉頗將軍,而是如今秦國虎視眈眈,我與廉頗將軍皆是趙國之重臣。廉頗將軍作戰勇猛,是趙國軍事上的長處;而我能在外交上爲趙國謀取利益,也是我的專長。若我與他爭鬥,趙國必然受損。我們應棄短用長,共同爲趙國的安危效力。”
廉頗聽聞藺相如這番話,深感慚愧。他意識到自己只看到了個人的榮辱得失,而藺相如卻能以國家大局爲重,善於發揮彼此的長處。於是,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欣然接納。從此,廉頗與藺相如摒棄前嫌,攜手爲趙國抵禦外敵,使得趙國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了相對的安定。
又如三國時期的劉備,他出身貧寒,自身武藝和智謀或許並非出衆。但他深知自己的短處,善於發現和任用賢能之士。文有諸葛亮、龐統等謀士爲其出謀劃策,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衝鋒陷陣。劉備能夠棄短用長,充分發揮衆人的才能,最終在亂世中建立了蜀漢政權。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他廣納賢才,虛心聽取羣臣的意見。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能斷大事,他便讓二人相輔相成,共同爲治理國家出謀劃策。李世民不因其臣子的短處而忽視其長處,使得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若能做到棄短用長,便能在困境中尋得轉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棄短用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