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書捐劍

成語拼音

qì shū juān jiàn

棄書捐劍成語解釋

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典故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當年他滿懷豪情地踏上征程,想要成就一番大業,然而經歷了諸多挫折後,心灰意冷,竟棄書捐劍,從此歸隱山林。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有一個名叫項籍的年輕人。項籍出生於楚國的貴族家庭,他的祖父是楚國的名將項燕。 項籍年少時,胸懷大志,卻有些頑皮和浮躁。他的叔父項梁教他讀書識字,希望他能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成爲一個有智慧、有謀略的人。然而,項籍學了沒多久,就感到厭煩,扔下書本,不願再學。 項梁又教他學習劍術,想讓他擁有防身之術,將來能夠在亂世中保護自己。可是,項籍練了一段時間後,又放棄了練劍,覺得劍術只是單打獨鬥之技,不足以成就大事。 項梁爲此非常生氣,責備項籍說:“你這孩子,如此沒有恆心,將來如何能有所作爲?” 項籍卻回答道:“讀書識字,能夠記住姓名就足夠了;劍術,也只能抵擋一個敵人,我要學習能夠對抗千軍萬馬的本領!” 項梁聽後,心中一驚,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侄子。 不久之後,秦始皇巡遊會稽,項籍和項梁一同前往觀看。當秦始皇的車隊威風凜凜地經過時,衆人都低頭敬畏,不敢正視。但項籍卻毫無懼色,他直視着秦始皇的車駕,大聲說道:“彼可取而代也!”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生怕招來殺身之禍。但從那一刻起,項梁知道項籍絕非池中之物。 後來,天下大亂,陳勝、吳廣率先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項梁和項籍也在吳中響應,拉起了一支起義隊伍。 項籍作戰勇猛無比,每戰皆衝鋒在前,他的勇氣和力量讓敵軍聞風喪膽。在與秦軍的多次戰鬥中,項籍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他不再是那個棄書捐劍的輕狂少年,而是成爲了一位令敵人膽寒的將領。 他率領着楚軍,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秦軍主力,從此名震天下。 項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志向和決心,有時比學到的具體技能更爲重要。雖然他曾經放棄了書本和劍術,但他心中那股渴望成就大業、推翻暴秦的信念從未熄滅。最終,他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棄書捐劍-成語圖片

棄書捐劍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