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面而立

成語拼音

qiáng miàn ér lì

牆面而立成語解釋

指面對牆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牆而立”。

典故出處

《書·周官》不學牆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成語典故

若使牆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成語造句

他在經歷了那次重大挫折後,彷彿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變得牆面而立,毫無鬥志。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賢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家,但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大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李賢經過多年的苦讀,終於有機會赴京趕考。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歷盡艱辛。到達京城後,他找了一間簡陋的客棧住下,繼續日夜溫習功課。 考試的日子終於來臨,李賢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然而,考試的題目異常刁鑽,許多考生都面露難色。但李賢憑藉紮實的學問和敏捷的才思,順利完成了考試。 放榜之日,李賢滿懷期待地來到榜單前,卻發現自己名落孫山。這個打擊讓他心如死灰,他不明白自己爲何會落榜,明明自認爲文章寫得不錯。 經過多方打聽,他才知道,此次考試的結果並非完全取決於考生的才華,而是被權貴暗中操縱。那些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即便文章平平,也能高中;而像他這樣出身貧寒的學子,即便才華出衆,也只能被拒之門外。 李賢悲憤交加,卻又無可奈何。他感到自己就像置身於一堵無形的高牆之前,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跨越。他開始對這個不公的世道感到絕望,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 回到家鄉後,李賢一蹶不振,每日借酒消愁。他的父母和親友都勸他振作起來,來年再考,可他卻覺得希望渺茫,不願再去嘗試。 直到有一天,一位雲遊四方的高僧路過此地。聽聞了李賢的遭遇,高僧來到他的面前,對他說道:“年輕人,人生之路漫長,一時的挫折豈能讓你如此消沉?莫要因這一堵無形之牆,就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李賢聽後,若有所思。 高僧繼續說道:“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在困境中堅守信念,最終成就一番偉業。比如,孔子一生周遊列國,遭遇無數艱難險阻,卻始終未曾放棄自己的學說,終成一代宗師;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最終戰勝吳國,成就霸主之業。他們都曾面臨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但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打破困境,名垂青史。” 李賢深受觸動,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於是,他重新振作起來,更加刻苦地讀書學習。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再次踏上了趕考之路。 這一次,他終於金榜題名,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李賢的經歷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有時甚至會感覺牆面而立,無路可走。但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夠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走向成功的彼岸。

牆面而立-成語圖片

牆面而立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