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足抗手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kàng shǒu
蹺足抗手成語解釋
- 手舞足蹈的樣子。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比賽中表現得十分興奮,甚至有些忘乎所以,蹺足抗手,完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亂時期,有一個名叫楚國的強大國家。楚國內部人才濟濟,然而,在政治的舞臺上,各種勢力的爭鬥從未停歇。
有一位名叫子期的年輕人,他出身貧寒,但卻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在楚國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時,楚國的朝政被一些權貴所掌控,他們只爲自己的私利着想,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漠不關心。子期深知這種局面的危害,多次向楚王進諫,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建議。然而,他的直言不諱卻觸怒了那些權貴。
權貴們開始設計陷害子期,試圖讓他在楚王面前失去信任。他們在楚王面前散佈謠言,污衊子期心懷不軌,企圖篡奪權力。楚王起初對這些謠言半信半疑,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謠言的影響逐漸擴大。
終於,楚王決定召見子期,當面質問他。子期在面對楚王的質問時,毫不畏懼,他據理力爭,言辭懇切。但此時的楚王已經被權貴們的讒言所迷惑,對子期的解釋充耳不聞。
在這危急關頭,子期決定不再沉默。他蹺足抗手,慷慨激昂地陳述了自己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他引經據典,列舉了歷史上衆多忠臣被誣陷的例子,又分析了當前楚國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他所提出的建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眼神中充滿了對正義的執着和對國家未來的憂慮。然而,楚王卻認爲子期是在強詞奪理,甚至覺得他的態度傲慢無禮。最終,子期被楚王打入了大牢。
楚國的百姓聽聞子期的遭遇,都爲他感到不平。但在權貴們的高壓統治下,他們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不久之後,楚國因爲楚王的錯誤決策和權貴們的貪婪自私,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外敵入侵,國內民生凋敝,這時楚王才幡然醒悟,想起了子期曾經的忠言。
可惜,一切都已經太晚了。楚國在這場危機中遭受了重創,而子期這位一心爲國的忠臣,最終也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是非善惡時,我們要有清醒的判斷,不能被讒言所迷惑,否則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
蹺足抗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