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是瞻
成語拼音
- mǎ shǒu shì zhān
馬首是瞻成語解釋
-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典故出處
- 《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
成語典故
- 出處:《左傳 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釋義:“瞻”是看的意思。這則成語的本意是,作戰是士兵看着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現在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者樂於追隨。故事:戰國時,晉淖公聯合了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 苟偃原以爲十二國聯軍攻秦。秦軍一定會驚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經得知聯軍心不齊,士氣不振,所以毫不膽怯,並不想求和。苟偃沒有辦法,只得準備打仗,他向全軍將領發佈命令說:“明天早晨。雞一叫就開始駕馬套車出發。各軍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爐竈。作戰的時候,全軍將土都要看我的馬頭來定行動的方向。我奔向那裏,大家就跟着奔向那裏。” 想不到苟偃的下軍將領認爲,苟偃這佯指令,大專橫了,反感他說:“晉國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爲什麼要聽他的?好,他馬頭向西,我偏要向東。” 將領的副手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於是也率領自己的隊伍朝東而去:這樣一來,全軍頓時混亂起來。 苟偃失去了下軍,仰天嘆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執行,就不會有取勝的希望,一交戰肯定讓秦軍得到好處。”他只好下令將全軍撤回去。
成語造句
- 在團隊合作中,大家應該相互協作,而不是隻以某個人馬首是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晉國的實力日益強大。當時,晉國的中軍元帥是荀偃。
有一次,晉國想要攻打齊國,於是集結了各國諸侯的軍隊一同出征。晉軍到達了涇水岸邊,但是諸侯的軍隊卻遲遲沒有全部到達。荀偃有些着急,他思忖着不能再這樣拖延下去。
在一個夜晚,荀偃下達了命令:“明天早上雞一叫就全軍出發,所有軍隊都要看着我的馬頭行動,如果我的馬頭朝着哪個方向,大家就跟着往哪個方向前進。”
然而,他的這個命令卻引起了聯軍中其他將領的不滿和疑慮。其中,鄭國的公子游更是直接表示反對,他認爲這樣的命令太過於專橫,不考慮其他諸侯軍隊的情況。
但荀偃並沒有改變他的決定。第二天,晉軍按照他的命令行動,其他諸侯軍隊雖然心中不情願,但也只能跟隨。
當軍隊渡過涇水後,荀偃發現齊軍早有防備,而且士氣高昂。此時的局面變得十分複雜和危險。
在這關鍵時刻,荀偃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決策。他意識到自己的“馬首是瞻”的命令可能過於草率,沒有充分考慮到聯軍的實際情況和各諸侯的意願。
最終,這次對齊國的征伐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而荀偃也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教訓,明白了在處理重大事務時,不能僅憑自己的意志行事,而要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和意見。
這個故事後來就演變成了“馬首是瞻”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在歷史的長河中,“馬首是瞻”的典故提醒着人們,在團隊合作或者集體行動中,領導者固然需要有決策的能力和權威,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兼顧各方,才能使行動更加順利和有效。就如同《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集體中,相互尊重和理解,才能達到更好的結果。
馬首是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