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於盲
成語拼音
- qiú dào yú máng
求道於盲成語解釋
- 盲盲人。向盲人問路。比喻向毫無所知的人請教。
典故出處
- 唐·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卻向同樣不懂的朋友請教,簡直就是求道於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誠的年輕書生。李誠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一心渴望能夠考取功名,爲家族爭光,爲百姓謀福祉。
李誠日夜苦讀,鑽研經典,期盼着能夠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然而,他的努力似乎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每次考試,他總是名落孫山,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困惑和沮喪。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李誠開始變得有些急切和迷茫。他聽聞鎮外的一座山上住着一位據說很有智慧的隱士,於是決定前往拜訪,尋求指點。
經過艱苦的跋涉,李誠終於見到了這位隱士。隱士看起來衣衫襤褸,行爲舉止也頗爲古怪。李誠迫不及待地向隱士傾訴了自己的困惑和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能得到寶貴的建議和指引。
隱士聽完李誠的傾訴,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搖了搖頭。李誠滿心期待地等着隱士開口,卻沒想到隱士說道:“年輕人,你向我求道,無異於求道於盲啊。我不過是一個遠離塵世的閒人,對科舉之事一無所知。”
李誠聽了,頓時如遭雷擊,心中充滿了失落。他原本以爲這位隱士能爲他指明方向,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
然而,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隱士又緩緩地說道:“年輕人,莫要灰心。我雖不能助你在科舉之路上前行,但我知曉,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功名亦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你一心追求功名,卻忽略了身邊的世界,忽略了真正的自我。”
李誠若有所思地站在那裏,沉思良久。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意識到自己過於執着於科舉,而忽略了生活中的許多美好和可能。
回到鎮上後,李誠不再將全部精力都放在科舉上。他開始關注民生,幫助鄰里解決問題,還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爲小鎮的發展出謀劃策。漸漸地,他在鎮裏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讚譽。
多年後,雖然李誠依然沒有在科舉中取得功名,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小鎮變得更加繁榮和美好。他也終於明白,人生的價值並非僅僅取決於功名利祿,而是在於能否爲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尋求幫助和指引時,一定要找對方向和人,否則就可能像李誠最初那樣求道於盲。但同時,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我們能夠反思和調整,依然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實現人生的價值。
求道於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