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漿義粟

成語拼音

rén jiāng yì sù

仁漿義粟成語解釋

指施捨給人的錢米。

典故出處

《搜神記·楊伯雍》公汲水作義於阪頭,行者皆飲之。”《後漢書·黃昏傳》於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艱難的歲月裏,許多善良之人紛紛伸出援手,送來的物資猶如仁漿義粟,讓受災的人們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和關懷。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青河郡的地方。這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百姓的生活卻並非總是幸福安寧。 當時,青河郡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田地乾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面臨着飢餓的威脅。郡中的富商大戶們,大多緊閉糧倉,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一心只想着在災荒中擡高糧價,大發橫財。 然而,在這艱難的時刻,有一位名叫趙善的鄉紳挺身而出。趙善本就是青河郡中德高望重之人,他家境殷實,但爲人正直善良,平日裏就經常賙濟貧困的鄰里。 面對災荒,趙善毫不猶豫地打開自家糧倉,將糧食無償分發給受災的百姓。他不僅分發糧食,還在郡中設立粥棚,爲那些飢餓的人們提供可以果腹的粥水。趙善的善舉,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給絕望中的百姓帶來了生存的希望。 他的妻子曾擔憂地勸說:“如此大規模地救濟災民,咱家的積蓄也會耗盡啊。”趙善卻堅定地回答:“在這災荒之年,若只顧自家富貴,不顧百姓死活,那與爲富不仁的奸商有何區別?我雖散盡家財,但能救得百姓性命,心中無愧。” 隨着時間的推移,趙善家中的存糧越來越少,但他沒有停止救濟的行動。他變賣家產,四處籌措糧食,只爲能讓更多的百姓活下去。 趙善的義舉漸漸傳遍了整個青河郡,甚至傳到了周邊的郡縣。許多有良知的商人、士紳受到他的感召,紛紛效仿,有的捐出糧食,有的拿出錢財,幫助青河郡的百姓渡過難關。 在衆人的齊心協力之下,青河郡終於熬過了這場旱災。當雨水再次滋潤大地,百姓們重新播種,迎來了豐收的希望。而趙善的名字,也被百姓們銘記在心,代代傳頌。 趙善的仁漿義粟,不僅拯救了無數生命,更在人們心中種下了善良和正義的種子。他的事蹟成爲了青河郡的一段佳話,讓後世之人明白了,在困難面前,仁愛與正義的力量是無窮的。 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趙善的善行得到了回報,他的家族在後來的歲月中一直受到人們的敬重和愛戴,繁榮昌盛。

仁漿義粟-成語圖片

仁漿義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