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能制剛

成語拼音

róu néng zhì gāng

柔能制剛成語解釋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亦作柔能制剛,弱能制強。”

典故出處

《後漢書·臧宮傳》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

成語典故

看起來這兵法不過是柔能制剛,弱能勝強,以逸待勞,能勇能怯之意。★明·沈採《千金記》第五齣

成語造句

面對他人的挑釁,他始終保持平和,以寬容和理解應對,最終證明了柔能制剛這一道理。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智慧與力量的較量,而“柔能制剛”這一理念在諸多故事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春秋時期,楚國是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楚莊王在位期間,楚國國力強盛,四處征戰,欲稱霸諸侯。而在楚國的周邊,有一個相對弱小的鄭國。鄭國常常在楚國的威脅下艱難生存。 有一次,楚國大軍壓境,鄭國面臨着滅國的危機。鄭國的國君鄭襄公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臣們大多主張拼死一戰,以保國家尊嚴。然而,有一位名叫子良的大臣卻提出了與衆不同的看法。 子良說道:“如今楚國兵強馬壯,氣勢洶洶,我們若與之正面交鋒,無疑是以卵擊石。依臣之見,不如暫且忍辱負重,採取柔順之策,避免與楚軍直接衝突。”鄭襄公聽後,陷入了沉思。最終,他決定採納子良的建議。 於是,鄭襄公脫去王袍,赤着上身,牽着一隻羊,走出城門,向楚莊王投降。他言辭謙卑,態度恭順,表達了對楚國的敬畏和臣服。楚莊王見鄭襄公如此謙卑,心中的怒火頓時消減了不少。他原本以爲鄭國定會頑強抵抗,沒想到竟如此柔順。楚莊王心想:“若鄭國真心歸降,倒也不必趕盡殺絕。” 就這樣,楚國暫時放過了鄭國。鄭國得以保存下來,並在之後的日子裏,努力發展國力,恢復生機。 若干年後,楚國因爲連年征戰,國內民生疲憊,國力逐漸衰落。而鄭國卻在這期間勵精圖治,逐漸強大起來。當楚國再次試圖欺壓鄭國時,鄭國已不再是當年那個軟弱可欺的小國。他們運用智慧和策略,巧妙地抵禦了楚國的進攻。 在這場力量的此消彼長中,鄭國以其當初的柔順,避免了滅國之災,最終實現了反轉。這正是“柔能制剛”的生動體現。 正如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有時暫時的柔順並非懦弱,而是一種智慧的策略,最終能夠實現以柔克剛,戰勝困難。

柔能制剛-成語圖片

柔能制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