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崩厥角

成語拼音

ruò bēng jué jiǎo

若崩厥角成語解釋

①像野獸折了頭角一樣。比喻危懼不安的樣子。②叩頭的聲響像山崩一樣。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典故出處

《書·泰誓中》百姓懍懍,若崩厥角。”孔傳言民畏紂之虐,危懼不安,若崩摧其角,無所容頭。”

成語典故

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孟子·盡心下》

成語造句

在面對強大的正義力量時,那些違法犯罪分子個個心驚膽戰,猶如若崩厥角。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諸侯紛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個小國,其君主昏庸無能,只知貪圖享樂,對國家政事漠不關心。而周邊的強國則虎視眈眈,覬覦着這片土地。 在這個小國中,有一位忠臣名叫李義。他多次向君主進諫,希望君主能夠勵精圖治,加強國防,改善民生。然而,君主卻對他的忠言充耳不聞,甚至對他加以斥責。 終於,強國的軍隊兵臨城下。小國的軍隊由於長期缺乏訓練,裝備簡陋,根本無法抵擋強國的進攻。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驚恐萬分。 李義心急如焚,他挺身而出,組織百姓進行抵抗。但無奈雙方力量懸殊,戰況愈發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李義決定親自前往敵營,試圖說服強國的君主退兵。他深知此行九死一生,但爲了國家和百姓,他義無反顧。 當李義見到強國君主時,他不卑不亢,慷慨陳詞。他講述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和平的可貴。強國君主聽後,心中有所觸動。但他的大臣們卻紛紛進言,主張繼續進攻,一舉吞併小國。 此時的李義毫無懼色,他說道:“若您執意進攻,我國百姓必將拼死抵抗,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屆時,您的軍隊也將遭受重大損失,得不償失。”強國君主陷入了沉思,最終被李義的勇氣和決心所打動,決定退兵。 小國的百姓得知敵軍退兵的消息後,歡呼雀躍,對李義感恩戴德。他們紛紛表示,今後定當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國家,使之強大起來,不再受外敵的欺凌。 經此一役,小國的君主也終於幡然醒悟,他開始重用李義,積極改革內政,加強軍事力量。經過多年的努力,小國逐漸繁榮昌盛,成爲了周邊各國所敬畏的存在。 在這個故事中,李義的英勇和智慧拯救了國家和百姓,使其免受戰爭的摧殘。而強國君主在關鍵時刻能夠權衡利弊,放棄侵略,也體現了他的明智。正所謂“若崩厥角”,當面對正義和真理時,即使是強大的勢力也可能會有所動搖和改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困難和危機面前,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就有可能迎來轉機,創造奇蹟。

若崩厥角-成語圖片

若崩厥角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