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烹小鮮
成語拼音
- ruò pēng xiǎo xiān
若烹小鮮成語解釋
- 意爲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爲◇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典故出處
-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解老》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成語典故
- 夫百姓,魚獸之類也,上德治之,若烹小鮮,與天地同操也。★漢·王充《論衡·自然》
成語造句
- 治理公司猶如治國,要懂得分寸和節奏,不能操之過急,應像若烹小鮮般小心謹慎。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賢的地方官員。李賢所管轄的地區雖不算大,但也有着各種各樣的事務和問題等待他去處理。
李賢上任之初,滿懷壯志,一心想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以迅速改變當地的面貌。他頻繁地頒佈各種新的政令,一會兒要求整頓商業秩序,一會兒又要改革農業生產方式。然而,他的這些急切舉措並沒有帶來預期的良好效果,反而讓當地的百姓們感到無所適從,整個地區陷入了混亂之中。
就在李賢焦頭爛額之際,一位智者路過此地。聽聞了李賢的困惑後,智者微笑着對他說:“大人治理一方,切不可操之過急,猶如烹飪小魚,若頻繁翻動,小魚就會破碎不堪。”李賢聽後,陷入了沉思。
他回想起過去的種種作爲,意識到自己正是因爲過於急切,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百姓們的承受能力,才導致瞭如今的混亂局面。
於是,李賢決定改變自己的治理方式。他不再盲目地頒佈新的政令,而是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需求和困難。他耐心地傾聽各方的意見,仔細研究當地的實際情況,然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
在處理具體事務時,他也不再急於求成,而是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就如同烹製小魚一般,掌握好火候,不隨意翻動,讓事情自然而然地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賢所管轄的地區逐漸恢復了秩序,百姓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商業繁榮起來,農業豐收在望,整個地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李賢也終於明白了,治理一方就像烹製小魚,需要細心、耐心和恰當的方法,不能盲目衝動,急於求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造福一方百姓。這個故事也被後人傳頌,提醒着那些身處高位的管理者們,在處理事務時要懂得“若烹小鮮”的道理。
若烹小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