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督郵

成語拼音

píng yuán dū yóu

平原督郵成語解釋

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嚐,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成語典故

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於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爲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爲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

成語造句

酒徒們都覺得那種淡而無味的酒就像是平原督郵。

成語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位名叫陶淵明的人,他生性淡泊,喜愛自然,對官場的污濁與虛僞深感厭惡。 陶淵明曾經擔任過彭澤縣令,但他心中一直嚮往着田園生活。有一次,上級派了一位督郵來視察工作。這位督郵粗俗傲慢,仗着自己的職位作威作福。陶淵明的下屬提醒他應該穿戴整齊去迎接督郵,要表現出恭敬的態度。 陶淵明聽後,心中十分不快,他想到自己爲了那一點微薄的俸祿,竟然要去對這樣一個庸俗之人卑躬屈膝,實在是違背了自己的本心。他長嘆一聲,說道:“我豈能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於是,他毅然決定辭去官職,迴歸田園。 回到家中的陶淵明,過上了他一直渴望的自在生活。他親自耕種田地,與妻兒一起享受着簡單而寧靜的日子。他用自己的筆,描繪出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與恬靜,表達着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 而“平原督郵”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開來。它用來比喻那些粗俗、傲慢、仗勢欺人的官員,提醒人們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和骨氣,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而向那些不良之人屈服。正如陶淵明一樣,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高尚和自由,成爲了後世許多人敬仰的楷模。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文人墨客在面對權勢和利益的誘惑時,都會想起陶淵明的故事,以堅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遠比功名利祿更爲珍貴,那就是內心的平靜和人格的尊嚴。 在古代的官場中,不乏有像平原督郵這樣的人物,他們憑藉着自己的地位和權力,肆意妄爲,欺壓百姓。而那些有骨氣的文人志士,則會像陶淵明一樣,選擇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與他們同流合污。這種精神,一直激勵着後人,讓人們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尊嚴。

平原督郵-成語圖片

平原督郵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