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樹

成語拼音

pí fú hàn dà shù

蚍蜉撼大樹成語解釋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典故出處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譭,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成語造句

他妄想憑藉自己一人之力去改變整個龐大的體系,簡直就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看似不自量力卻又令人敬佩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名叫張三的年輕人,他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張三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卻有着遠大的志向和不服輸的精神。 有一天,張三聽說村子附近的山上有一棵巨大無比的古樹,這棵古樹歷經了歲月的滄桑,見證了無數的風雨。張三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好奇心,他決定去看看這棵古樹。當他來到古樹前,被它的雄偉所震撼。古樹的樹幹粗壯得需要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樹冠遮天蔽日。張三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他想要撼動這棵古樹。周圍的人聽聞他的想法後,都紛紛嘲笑他,說他這是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 然而,張三並沒有因爲別人的嘲笑而放棄。他每天都來到古樹前,用盡全身力氣去推搖古樹。一開始,古樹紋絲不動,張三累得氣喘吁吁,但他依然沒有放棄。他不斷地思考着辦法,改進着自己的動作。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張三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着。 在這個過程中,張三的行爲引起了一位智者的注意。智者來到張三面前,對他說:“年輕人,你知道蚍蜉撼大樹是多麼艱難的事情嗎?”張三堅定地回答:“我知道,但我不想輕易放棄,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就一定能做到。”智者被張三的精神所打動,他對張三說:“你的勇氣和毅力值得敬佩,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懂得順勢而爲,不能一味地蠻幹。”張三聽了智者的話,若有所思。 雖然張三最終沒有真的撼動那棵古樹,但他的行爲卻激勵了周圍的許多人。人們看到了他的堅持和努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張三也從這件事情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目標也許很難實現,但只要我們有勇氣去嘗試,有毅力去堅持,即使最終沒有成功,我們也能收穫寶貴的經驗和成長。 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張三這樣看似蚍蜉撼大樹的例子。比如,在古代,一些弱小的國家面對強大的侵略者,依然奮起反抗,雖然他們最終可能失敗了,但他們的勇氣和精神卻永載史冊。正如孟子所說:“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敢於挑戰強大勢力的精神,一直激勵着後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挑戰。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爲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或者因爲別人的嘲笑而輕易放棄。但我們應該像張三一樣,保持勇氣和毅力,敢於去挑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我們最終不能完全實現目標,我們也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爲自己的人生增添絢麗的色彩。

蚍蜉撼大樹-成語圖片

蚍蜉撼大樹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