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樹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蚍蜉撼樹成語解釋
- 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典故出處
-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成語典故
- 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譭,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成語造句
- 他妄想憑藉自己一人之力去改變整個局勢,簡直就是蚍蜉撼樹。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國,其國王野心勃勃卻又不自量力。這個國家與一個強大的鄰國相比,無論是兵力、資源還是國力都相差甚遠。
然而,這位國王卻一心想要擴張領土,妄圖挑戰鄰國的權威。他整日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認爲自己憑藉着勇氣和決心就能戰勝一切。他完全不顧大臣們的勸諫,執意要發動一場戰爭。
戰爭的號角吹響,小國的軍隊氣勢洶洶地衝向鄰國邊境。鄰國得知消息後,只是微微一笑,派出了少量的精銳部隊前去迎戰。
當兩軍交鋒時,小國的軍隊才真正意識到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他們的攻擊就如同蚍蜉撼樹一般,絲毫無法撼動鄰國堅固的防線。鄰國的士兵作戰勇猛,戰術高超,很快就將小國的軍隊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國王看着自己的軍隊一敗塗地,心中充滿了悔恨和絕望。他這才明白,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愚蠢和可笑。最終,這場戰爭以小國的慘敗而告終,國王也因爲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個故事就如同歷史上許多類似的事件一樣,警示着人們不要輕視對手,更不要妄圖以微弱的力量去挑戰強大的存在。正如古人云:“以卵擊石,不自量力。”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地評估自己和對方的實力,避免做出蚍蜉撼樹般的愚蠢舉動。否則,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我們要懂得在合適的時機採取恰當的行動,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取得真正的成功。
蚍蜉撼樹-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