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終

成語拼音

shèn shǐ jìng zhōng

慎始敬終成語解釋

敬慎。自始自終都謹慎。

典故出處

《禮記·表記》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終。”漢·賈誼《新書·胎教》易曰‘正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詩之關雎,禮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終云爾。”

成語典故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成語造句

我們對待每一項重要的工作都應秉持認真的態度,就像古人所倡導的那樣,做到慎始敬終,如此才能收穫圓滿的結果。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故事,其中就有關於“慎始敬終”這一理念的生動寫照。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面對的是一個歷經戰亂、百廢待興的國家。他深知創業艱難,守業更難。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他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慎始敬終。 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就虛心納諫,任用賢臣。他以魏徵爲鏡,廣開言路,傾聽各方意見。在制定國策時,他謹慎思考,充分考慮到百姓的利益和國家的長遠發展。例如,在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時,他仔細研究了前朝的經驗教訓,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謹慎地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然而,隨着國家的逐漸繁榮,李世民也面臨着諸多誘惑和挑戰。一些阿諛奉承之徒開始圍繞在他身邊,試圖讓他沉迷於享樂。但李世民牢記自己的初心,始終保持着敬畏之心。 有一次,李世民想要修建一座宮殿,以彰顯自己的功績。但當他想到百姓的艱辛和國家的未來,他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他深知,一旦開始追求奢華和享樂,就可能會迷失方向,無法做到善始善終。 在對外戰爭方面,李世民也秉持着慎始敬終的原則。當面臨邊疆的威脅時,他不是盲目出兵,而是先權衡利弊,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攻打突厥時,他精心策劃,選派良將,最終取得了勝利。但在勝利之後,他沒有被衝昏頭腦,而是及時調整策略,與周邊民族和睦相處,維護了邊疆的穩定。 正是因爲李世民慎始敬終,唐朝在他的治理下逐漸走向繁榮昌盛,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個人的成長,都要在開始時謹慎對待,在過程中保持敬畏,最終才能取得圓滿的結果。 慎始敬終,這一古老的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踐行。

慎始敬終-成語圖片

慎始敬終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