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
成語拼音
- shěn shí duó shì
審時度勢成語解釋
- 審仔細研究;時時局;度估計;勢發展趨勢。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典故出處
-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鄉試遇水火災》劉欲畢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
成語典故
- 大凡士人出處,不可苟且,須審時度勢,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八回)
成語造句
- 在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成功的企業家往往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審時度勢,做出明智的決策。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英雄豪傑憑藉着審時度勢的智慧,成就了一番偉業。
且說戰國時期,秦國日益強大,對其他六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趙國的廉頗與藺相如堪稱審時度勢的典範。
廉頗是趙國的名將,戰功赫赫,威震諸侯。然而,藺相如卻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澠池之會上不卑不亢,成功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趙王因此對藺相如大爲讚賞,封其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心中不服,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並沒有與廉頗針鋒相對,而是選擇了迴避。他的門客不解,藺相如解釋道:“如今秦國虎視眈眈,趙國正處於危難之際。我與廉頗將軍皆是趙國的重臣,若我們相互爭鬥,必然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我回避廉頗將軍,並非懼怕他,而是以國家利益爲重,審時度勢,顧全大局。”
廉頗聽聞藺相如這番話,深感慚愧。他赤裸着上身,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此,廉頗與藺相如結爲刎頸之交,共同爲趙國抵禦外敵。
再看三國時期,諸葛亮未出茅廬,便已審時度勢,對天下局勢瞭如指掌。他洞察到曹操勢大,孫權根基穩固,而劉備欲興復漢室,唯有立足荊州、益州,聯吳抗曹。在他的輔佐下,劉備勢力逐漸壯大,最終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而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善於審時度勢的君主。他即位之初,面臨着內憂外患的局面。國內經濟凋敝,民生困苦;外部突厥等強敵時常侵擾邊境。李世民深知此時不宜貿然發動大規模戰爭,而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同時,他善於用人,廣納賢才,聽取大臣的建議。經過多年的發展,唐朝國力日益強盛,最終在時機成熟時,一舉擊敗突厥,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礎。
審時度勢並非一味地妥協退讓,而是在準確把握形勢的基礎上,做出明智的決策,以達到最終的目標。無論是在戰亂紛飛的古代,還是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審時度勢的智慧都至關重要。只有具備這種智慧,才能在風雲變幻中立足,成就一番事業。
審時度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