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二成
成語拼音
- shì wú èr chéng
事無二成成語解釋
- 謂公事和私事不能兩全。
典故出處
- 《左傳·成公八年》禮無加貨,事無二成。”杜預注公私不兩成。”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專注和堅持,因爲想要一下子做好幾件事情,往往事無二成。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大梁的國家。大梁國的國君十分有野心,想要擴張領土,稱霸天下。
當時,大梁國的邊境有一個小國,名爲衛國。衛國雖然弱小,但國民團結一心,且其國君善於治理,使得衛國在亂世中得以安穩生存。
大梁國國君決定出兵攻打衛國,他召集了國內的大臣們商議此事。其中一位大臣名叫李賢,他爲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李賢向國君說道:“陛下,如今國內民生尚未完全安定,若貿然出兵攻打衛國,恐怕會勞民傷財,甚至引發國內的動盪。況且戰爭之事,勝負難料,切不可輕舉妄動。”
然而,國君心意已決,根本聽不進李賢的勸告。他派出了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衛國進發。
衛國國君得知大梁國來犯,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衛國的將軍們紛紛表示要與大梁國決一死戰,保衛國家。但衛國的一位謀士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道:“大梁國兵強馬壯,我們若與之正面交鋒,勝算極小。不如我們採取迂迴戰術,利用地形和民衆的支持,與他們周旋。”
衛國國君採納了謀士的建議,他們組織民衆堅壁清野,不給大梁國的軍隊留下任何補給。同時,衛國的軍隊在險要之處設下埋伏,不斷騷擾大梁國的軍隊。
大梁國的軍隊在衛國境內遭遇了重重困難,補給不足,又時常受到襲擊,士氣逐漸低落。而大梁國國內,由於大量的青壯年被徵調入伍,農田無人耕種,經濟陷入困境。
李賢再次向國君進諫,說道:“陛下,如今局勢已經十分不利。我們在衛國的戰事進展不順,國內又出現諸多問題。若再不及時撤軍,恐怕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正所謂‘事無二成’,我們不能同時在戰爭和國內發展上都取得成功。必須做出抉擇,集中精力解決一個方面的問題。”
大梁國國君此時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下令撤軍,回師國內,專心發展經濟,安撫百姓。經過多年的努力,大梁國逐漸恢復了元氣,重新變得繁榮昌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做事情時,要認清形勢,不可貪多求全,否則很可能一事無成。要懂得權衡利弊,集中精力,纔能有所成就。
事無二成-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