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如劈竹
成語拼音
- shì rú pī zhú
勢如劈竹成語解釋
- 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見勢如破竹”。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比賽中,他的發揮極其出色,一路勇往直前,勢如劈竹,很快就佔據了明顯的優勢。
成語故事
- 在三國末年,天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當時,西晉的實力逐漸強大,而東吳卻日漸衰落。晉武帝司馬炎決心統一全國,派遣大將杜預率領大軍進攻東吳。
杜預是一位極具智謀和勇氣的將領。他在出徵前,仔細研究了東吳的軍事部署和地理形勢,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當晉軍出征後,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東吳的許多城池。
在作戰過程中,杜預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他善於分析戰局,靈活運用戰術,讓晉軍始終保持着強大的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每到一處,晉軍都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擊敗東吳的守軍,不給敵人絲毫喘息的機會。
面對晉軍的強大攻勢,東吳的軍隊節節敗退。他們的防線在晉軍的衝擊下,如同脆弱的竹節,被輕易劈開。東吳的將領們雖然奮力抵抗,但無奈大勢已去。
杜預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他不斷督促晉軍加快進攻的步伐,不給東吳有重新組織防禦的時間。晉軍所到之處,百姓們也紛紛響應,支持晉軍的統一大業。
最終,在杜預的率領下,晉軍成功地滅掉了東吳,實現了全國的統一。這一戰役充分展現了晉軍強大的實力和杜預出色的指揮能力,而“勢如劈竹”這個成語也形象地描繪了晉軍進攻時那種無可阻擋、迅猛凌厲的態勢。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當有正義之師爲了統一和和平而戰,其勇往直前、勢不可擋的氣勢,往往都能用“勢如劈竹”來形容。它不僅代表着軍事上的勝利,更象徵着一種堅定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決心。
勢如劈竹-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