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在高閣

成語拼音

shù zài gāo gé

束在高閣成語解釋

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閣”。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那些珍貴的書籍被隨意放置,長時間無人問津,束在高閣,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名爲華朝。華朝的君主勵精圖治,使得國家日益強大,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位君主漸漸年老,他的精力也大不如前。爲了確保國家的未來,君主決定在衆多大臣中挑選一位有能力、有智慧、有仁德的人來擔任丞相,輔佐他治理國家。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君主選中了一位名叫李卿的大臣。李卿出身名門,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且心懷天下。君主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解決諸多難題。 李卿上任之初,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頓吏治、減輕賦稅、加強軍事防禦等。這些措施在實施初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國家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百姓對李卿的稱讚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李卿的權力越來越大,他逐漸迷失了自我。面對衆多的阿諛奉承和豐厚的利益誘惑,他開始變得獨斷專行,不再傾聽他人的意見。那些曾經的改革措施,也因爲他的懈怠而逐漸被束在高閣,無人問津。 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名叫王傅,他看到了國家的危機,多次冒死進諫,希望李卿能夠重新重視那些被擱置的改革方案,繼續爲國家的發展努力。但李卿卻認爲王傅是在故意挑他的毛病,對他的進諫置若罔聞。 國家的局勢日益惡化,邊境的敵人趁機入侵,國內的百姓也因爲賦稅加重而怨聲載道。可李卿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權力和財富中,對國家的困境視而不見。 終於,君主察覺到了李卿的變化和國家的危機。他痛心疾首,後悔當初選錯了人。在一次朝會上,君主當着衆多大臣的面,嚴厲斥責了李卿,並將他罷官免職。 然而,此時國家已經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要想恢復往日的繁榮昌盛,還需要付出漫長而艱辛的努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的政策和計劃如果不能被切實執行,被束在高閣,那麼再好也只是一紙空文,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終只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

束在高閣-成語圖片

束在高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