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掃地
成語拼音
- sī wén sǎo dì
斯文掃地成語解釋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典故出處
- 《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清·徐坷《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一步登天;監生作監臨,斯文掃地。”
成語典故
- 完全應當罷課抗議!真是斯文掃地,斯文掃地。★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成語造句
- 他在公衆場合的粗俗表現,讓整個家族的名譽受損,簡直是斯文掃地。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故事。
話說在某個朝代,有一位名叫孟賢的大儒。他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對儒家經典有着極深的造詣,成年後更是以其博學和高尚的品德備受世人敬重。
孟賢在京城開設學館,傳授儒家學說,慕名而來的學子絡繹不絕。他教導學生們要秉持仁愛之心,遵循禮儀之道,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己任。他的教誨如春風化雨,滋潤着學子們的心田。
然而,朝廷中一位權傾朝野的奸臣劉權,對孟賢的聲名和威望心生嫉妒。他一心想要打壓孟賢,以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劉權暗中指使手下在市井中散佈謠言,詆譭孟賢的學說,污衊他是沽名釣譽之徒。更有甚者,他們在孟賢講學之時,故意派一些地痞流氓前去搗亂,大聲喧譁,擾亂秩序。
孟賢對此深感痛心,但他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不爲所動。可是,事態愈發嚴重。劉權利用自己的權勢,向皇帝進讒言,誣陷孟賢有謀反之心。皇帝一時被矇蔽,下令將孟賢打入大牢。
在獄中,孟賢遭受了嚴刑拷打,但他始終堅貞不屈,不肯承認莫須有的罪名。
最終,皇帝在一些忠臣的勸說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令釋放孟賢。然而,經過這一番磨難,孟賢身心俱疲,他的名聲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曾經熱鬧非凡的學館變得門可羅雀,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也大打折扣。
而那些曾經追隨孟賢求學的學子們,有的迫於壓力,不敢再與他來往;有的則對他產生了懷疑,轉投其他學說。儒家學說在這段時間內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斯文掃地。
孟賢看着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哀。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不幸,更是整個文化傳承的悲哀。但他依然沒有放棄,默默地整理着自己的著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振儒家學說的輝煌。
這段歷史讓我們看到,當奸臣當道,正義被壓制,文化和知識的尊嚴就會被踐踏,斯文掃地。但也正是在這樣的黑暗時刻,那些堅守正道的人,如孟賢,他們的精神才更加顯得珍貴和偉大,激勵着後人不斷追求真理和正義。
斯文掃地-成語圖片